第一百三十三章 跳傘(二)(2 / 2)

越戰的血 遠征士兵 1043 字 2020-11-02

陳勝德只是笑了笑:「就像你教我的一樣,戰場就只有現實,你們是經過戰場檢驗的,而我們……沒打上一仗誰能知道我們在戰場上是好是差!」

聞言我就沒話說了,因為我覺得陳勝德說的有道理。事實上……我甚至覺得這時代我軍的傘兵根本就不適合戰場跟不上節奏了。

這不是說空降兵部隊素質差,恰恰是因為素質好、打仗硬才更讓人擔心。

原因很簡單,這種「素質好、打仗硬」是那種「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好和硬,再加上傘兵部隊因為降落傘的承載量的問題只能帶輕武器,於是這時代的空降兵如果真的像空降兵那樣執行任務。也就是「一人一傘一槍」的空降到敵後,只怕悲劇就要發生了。

我相信這也是上級之所以沒有把傘兵部隊派出去的原因之一,因為從自衛反擊戰起,我軍就有相當一部份干部認識到了我軍戰術、素質和裝備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但是空降兵的許多經驗還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比如傘降的經驗,再比如陳勝德還告訴我:「傘降的時候,指揮官要注意觀察各傘兵的落點。比如傘兵的距離有多寬,或者是有哪一隊人被氣流帶到其它地方,這樣等傘兵降到地面時才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集中,否則傘兵就會成為『散兵』,被敵人一塊一塊吃掉的『散兵』!」

這個經驗對於我們這時代的空降兵尤其是還在使用第一代傘兵傘的我們來說無疑是很有用的,原因是這第一代傘兵傘基本就是一跳下來就聽天由命。很難選擇控制甚至無法控制自己能降落到什么地方。不像現代的翼形傘一樣,它在空中的時候還可以控制方向滑翔。

這也就是我在空中時會注意觀察戰士們之間的距離的原因,這一看之下就覺得這散布面積實在太大了,目測這頭尾十幾個人跳下來都拉開了幾百米。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戰士們頭一回跳傘躍出的時間不夠緊湊的原因。但一想……這一架飛機里裝的可是一個班的戰士,一個班的戰士頭尾都給拉開了幾百米,這集結時間和中間可能發生的意外那就不好說了。

要知道,敵人不是木頭人,步兵在對付傘兵的時候有句名言,那就是「以快打快」。

簡單的說,就是傘兵是一種「快」,地面部隊就要以「更快」的速度布署好陣地與傘兵對攻!

這個戰術既簡單又實用,因為傘兵在空中可以說毫無防御能力,如果地面步兵能夠快速的在傘兵跳傘點布置好防御,那傘兵下來基本就可以說是找死。

而我們的散布面積如此之大,就決定著敵人很有可能在我們集結並組織好防御之前就已經趕到了。

事實果然就像我想的那樣,雖然我特工連素質好而且我們選擇的第一次跳傘的地形還是一片開闊地,但部隊還是需要十幾分鍾的時間集結。

之所以需要十幾分鍾,一個是因為需要時間收傘,另一個則是因為一到地上班長就找不到自己的兵,兵也找不到班長……簡單的說就是整個建制都被打亂了,能聚到一塊的兵是哪個班哪個排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