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棉種差異(2 / 2)

「不錯,盧會長好眼力!」楊邵文給它們一一介紹起研制好的幾樣紡織機具來。

除了黃道婆系列外,還有各種型號的棉紡大紡車,改良手拉機,鐵輪機等機具。楊邵文都毫無保留的給他們一一介紹。眼前的幾位也算不上他的同行,他也不怕泄露秘密。更何況這些東西,關鍵還不在技術,而是在推廣。

「你覺得這些東西有用?」閔靖遠不怎么看好:「好多都是老祖宗的東西,他們不被重視總還是有原因的。」

閔靖遠的意思,其實就是存在即合理。他雖然不像袁寶山那樣,對農戶們需要怎樣的機具研究那么透徹,但他從哲理邏輯出發,也得出了與袁寶山相同的結論。

「時移世易,以前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

楊邵文已經對這些手工機具慢慢樹立了信心。雖然這些機具不適用於家庭副業使用,但在洋紗的威脅下,農戶們生存越來越不易,農民們總該有動力為他們的傳統或喜好做點讓步吧。當然,為了推廣的順利,他還得在商業方式上多動點腦筋。

見他自信滿滿的樣子,其他人也不便多做打擊。隨後他們又對能連續放經、卷布的改良手拉機,以及看起來頗為復雜的鐵輪機做了一番評頭論足。大家的意見也都差不多,雖然都對織布效率的提高比較贊賞,但同樣的對這些機器的高昂制作成本頗有疑義。

「咦,這台怪模怪樣的機器是什么,看起來也是紡紗用的!」

盧廣勝指著一台珍妮機,眼睛有些發亮。

「這是珍妮機!」雖然珍妮機與楊邵文紡粗紗的需求不符,但他也沒完全放棄它。能織細紗也不錯,雖然市場不如土紗那么廣,但細紗細布在中高檔紡織市場也是有需求的。

「這就是珍妮機啊!」盧廣勝有些概嘆道。他以前就聽說過珍妮機的鼎鼎大名,知道它是英吉利紡織革命的源頭,只是還沒親眼見識過。如今一睹廬山真面目,大感不虛此行。

「怎么樣,效果不錯吧?」他看這台機器有八個紡錠,雖然不如大紡車多,但比起腳踏三錠紡車的效率應該是高不少的。

「目前來說,只能是個雞肋!它紡不了粗紗,紡的細紗又非常容易斷。我們做過幾批測試,它紡出來的細紗強度太低,稍一用力拉就斷,完全不能用來織布。按道理來說不應該啊,要是紗線如此易斷,珍妮機不可能在英國得到發展的。」

這是楊邵文感到有些郁悶的地方,如果連紡出來的細紗也不能用,那這珍妮機是完全沒用了。

盧廣勝沉思片刻,說道:「如果我猜想的沒錯的話,應該是棉種的差異導致的。就我所知,泰西各國所用的棉花大多都是美棉。美棉是陸地棉種,而我們本地的棉花則是亞洲棉種。」

聽他這一說,楊邵文就明白他所說八九不離十。南北戰爭時英國就是支持南方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種植園有他們需要的棉花。

「有什么不同嗎?兩者的差異能大到影響紡紗的加工工藝?」

楊邵文以前對棉種沒什么研究,他見本地手工紡紗所用的棉花除了因為病蟲害導致一些色澤上的差異外,並無其他分別,平時也就沒怎么留意。

「是有這個可能的!」盧廣勝因為洋紗凶猛的緣故,平時就有意的去了解泰西各國的紡織工業信息,如今也算是略有所得。

「陸地棉籽棉較大肥厚寬松,色精白而有光澤,手感柔軟,棉絮細長。相比較而言,我們的亞洲棉棉籽緊密而小,色呆白光澤略遜,手感粗硬,棉絮粗而短。我聽你說用相同的工具設備,卻紡不出符合要求的細紗,就猜想是我們本地的棉花棉絮過短的緣故。當然,我也是從上海那邊的書報上了解的,是不是真這樣,我也不敢打包票。」

楊邵文覺得自己又多學了點行業知識,也算是解了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疑問。當即,便心悅誠服的回道:「盧會長分析的在理,一定是這樣的了!晚輩多謝盧會長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