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四千萬兩(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民國之紡織霸主最新章節!

「為什么是印度紗?」

即使印度的工業比清國強大許多,但也不可能是英法德美等老牌列強的對手。為什么這些國家的棉紗沒有贏得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呢?

「以我們的分析,印度紗能夠在我們大清國大行其道有這么幾個原因。」

盧廣勝一一解釋了他們了解到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分析。

英國是當今世界第一紡織大國,工業能力與生產技術都有足夠的競爭力,英國本身在中國也有著最大的影響力。但英國紗最後還是不敵印度紗,根本的問題還是英國棉紗產品與中國棉紗市場並不匹配的結果。

各國紡織業的發展,都是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各自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優勢。

英國不是一個產棉國,為了保持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它發展出的紡織品就是以用棉少而附加值更多的高支細紗布為主。而美國正好相反,因為自己就是產棉大國,它以出口耗棉較多的低支紗厚布最為有利。

國內的土布需要的就是低支厚紗。在這方面,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印度本身是個植棉大國,與中國一樣,種植的又都是亞洲棉棉種。因為原料相同,機紡的棉紗又都是10—12支的粗紗,與中國本土所需要的機紗非常契合。

美國的美棉紡粗紗當然也沒問題,但相比於美國低支厚紗,印度紗又有著路途近,以及人工成本低的優勢。而美國因為織布工業比印度發達,花旗布在華市場上也贏得了一席之地。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在十九世紀的末葉,中國棉貨的進口市場主要被三大塊所壟斷:美國的粗布、英國的細布,印度的棉紗。

因為土布是中國消費的最大宗紡織商品,三者中,印度紗攫取了最豐厚的利益。

楊邵文覺得有些諷刺,英國人急哄哄的想讓中國打開門戶好傾銷他的工業品,尤其是棉紡織品。他們總是幻想著,四億人口的美麗大市場,只要每人的衣服需要增加一尺布料,就夠全英國的紡織廠忙活好長一陣子。但最終,他們除了占有一部分富人的細布市場外,那個四億人加一尺布的願望並沒有變成現實,最後還是靠著販賣鴉片的勾當大賺了一筆。

老天給英國人開了一個玩笑。幾十年後的今天,是殖民地印度替他們的宗主國實現了他們當年打開四億人市場的夢想。好在印度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大部分利益還是進入了英國人的腰包。要不然,英國人還真的要被活活氣死。

這些產品、運輸、原料、人工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促成了印度紗最終能夠戰勝其他列強的棉紗產品。

「這還不是全部,還有匯率方面的巨大影響。」

富弘毅補充道:「印度機紗這幾年來的進口量增長的非常迅猛。它能將本土手工土紗徹底擊敗,除了機紗相對於土紗的效率優勢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這些年來銀錢的兌換變化情況。總的一個趨勢,就是銀賤錢貴,使得印度紗的競爭力得到了大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