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匡扶大漢天下(2 / 2)

青帝 荊柯守 1522 字 2020-11-04

為什么董卓能成事,而之前皇甫嵩,有人勸之謀反,他大驚失色?甚至是當時漢朝軍事最高長官大將軍何進,都有士大夫玩弄他鼓掌之間。

原因就是軍隊知畏朝廷。

要是別的軍隊,士大夫口舌一伸,幾份旨意,立刻就可把軍隊土崩瓦解,化為己用,這就是為什么文人對軍隊有著膽氣的原因。

可羌人根本不是漢人,不畏朝廷大義,只服軍事腦,任憑你國家大義,民族氣節,又值幾文?

故董卓能成事,這是軍隊性質決定的,換任何一個大將,都沒有這個能量

「還是先進京要緊。」葉青不想著,繼續策行,眾騎進入河內郡後,就已從冀州跨到了司隸,地面上就已人煙繁華起來,這里屬於中原地帶,黃河從河內郡浩盪貫穿而過,直下豫、兗,北轉青、冀二州——也就是後世的河南、山東、河北,最後奔流匯入大海。

這時黃河中下游植被破壞遠沒有後世嚴重,甚至存在許多原始森林,當地居民還有以原木切板做房子,水利雖失修,勉強能維持著,總算沒有了河北幽冀兩州赤地千里的慘狀。

騎軍經過幾處關卡的勘驗盤問都很輕松,地方監督機制總先於亂世而崩潰,這是預兆,也是助推的因由。

但社會經濟氣象的轉變還是很顯起來。

越往南,城池間隔越密,逐漸感覺一種人煙繁華氣象,豪門大戶房屋連綿幾百,良田連片遍野,門客仆從細戶數以百計,美婢成群,絲竹聲樂不時從華美的屋宇間流淌出來,和天下的動盪無關一樣。

純粹的一片生民樂土。

又經過一片小鎮集市,路兩側成行遮陰的榆樹、槐樹,偶爾掩映著一座氣派的宅院,甲士豪奴看守著門口,不知是哪家高門大姓。

葉青在馬上望過去,見到許多大戶人家沿官道設粥棚施粥,雖是做著姿態,但多少有點益處,更說明中原一帶在經董卓之亂前還元氣保存。

若非沿路有一些先期到達的零散災民,以及當地流浪的乞丐,司隸就像世外的桃園一樣平靜安祥。

葉青就說:「掌洛陽,輻射中原,這本來就是帝王之資,可惜漢室對羌人征伐連年不利,丟失了關西千里的戰略縱深,方有天下動盪,野心四生。」

呂尚靜本身徐庶也是游學多年,知道這一現狀,一時不說話,結合著上界蔡朝的時局若有所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這樣想著,觀察著這陌生而又新鮮的一切。

「主公說的是。」簡雍眼見繁華之景,追憶感嘆:「昔年周室也是連年對犬戎征戰失利,丟失岐山宗地退縮到洛陽後很就耗盡了氣數,而秦得天子之命守西岐,歷代奮烈而進,滅國百數,拓地千里,開關中,方成帝王之資……這又是歷史重演了。」

葉青沉默,真要重演,就沒有此身劉備什么事了。

搖搖頭:「真要比的話,董卓就是西涼人,羌地游俠出身,年少時善弓騎,能在馬上用左右手開弓,據說性格粗中有細,他本質上沒有秦人的族眾根基,全靠以羌制羌起家,格局就落入下流。」

「這些年已淪落到養寇自重地步,表面勇猛暴虐,實則志氣短小,根本沒有也支撐不起這種野心。」

「拿他和秦人先君比較,就是侮辱了老秦人。」

「單這口上說說也罷了,哪朝都不缺這種角色,但眼下局面不同,怕是會造成大患。」

關羽轉望來,但沒再聽到下文。

「大哥老是說些奇怪的人物,上次也說過什么亂世梟雄,就不知是哪個,今次上洛或有機會見到?」

他有些疑惑,將董卓這名字記在心里。

看過《封神三國演義》的天人都能猜出一點,董卓一亂就徹底將中原破壞,直接導致關東之亂,間接造成漢族軍閥混戰連年,元氣大傷,此消彼漲之下,就是晉後五胡亂華的慘運。

葉青想著就沒有說話的心情。

「這時的外戚、宦官、門閥、土豪、寒門,無論是土著,還是天人,又有幾個安份?我眼下實力難道能對抗這股洪流?不能,那就只有盡量壯大自身。

天庭就算煉蠱也要取強壯的,以撐過前期凶險,導向持久戰。

「人人都想著謀取已利,我不能免,只不過想做的更好一點罷了……」懷著這樣想法,洛陽城已經遙遙在望。

「我們進城」

這就是漢靈帝中平六年的春末夏初,皇帝劉宏這時病危,終要結束了他生涯,宦官和外戚集團紛紛援引起各自勢力,以朝中士大夫為的新興門閥勢力兩面下注,各自投效一方,對撞一觸及。

就在這一個月里,來自天下群雄的急促紛亂馬蹄聲中,無數馬鞭揚起來,帶著興奮、慎重、緊張……種種心情。

大幕,已經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