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2 / 2)

青帝 荊柯守 1700 字 2020-11-04

「王允一直到討董時期都是關鍵人物,可不容錯過,更別說還有……」當下就欣然赴會。

天還很晴朗,洛陽城中氣象已不同昨日。

天子駕崩,滿城戴素。

除了雪白飛揚的靈幔紙花,葉青感受到,百姓只有對未來境況的擔憂,並無多少悲痛可言。

「這時不知道有沒有定——靈——這個謚號了。」

善謚是肯定上一代帝氣並且繼承,壞謚是批評上一代帝氣並吸取教訓卜…這是源自先秦成員對推舉出來領監督……周時以德治民而立「昊天上帝」作皇權法統,代天牧民是「天子」……到漢時董仲舒天人感應學說更被民眾相信奉行,這「天」就在世上一步一步有了真實力量,使得皇帝警懼。

唐高宗時追封祖先敗壞謚法,把李世民原先簡潔「文皇帝」增美詞,弄出一個「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將謚號的政治意義榨於,再無人重視。

這時漢人敬天崇信,重視這謚號,沒有哪個後繼皇帝和大臣敢弄虛作假。

「孝」一向是基礎字出現在漢朝謚號里,漢武帝再是功業,全稱孝武皇帝,兩漢能免孝字的只有兩人——前漢高祖高皇帝劉邦,後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靈」甲骨文形態是正在事神求雨的巫,好祭鬼怪曰靈,亂而不損曰靈,這講究對昊天正統祭祀的漢朝來說是不入流。

意思是昏庸而不務正業,國家有動亂而無法制止。

所謂「孝靈」就是**裸的罵人,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死的好」。

去城東拜訪王允的路上,葉青還真見到街上有些老人拄拐杖罵著,卻是暗指:「死的好」

葉青笑起來,這時有張飛在,不好多說,只是暗里思量著。

片刻馬車停下,王凌自前面幕布探進來,解釋說著:「是有衙役在前面擋了路,稍等下就好。」

葉青點點頭,閉目休憩。

街上果一陣整齊的腳步聲,街攤紛紛避讓,碰倒了些,香粉的味道四溢在空氣中,有女子驚叫的聲音,老人怒斥的聲音,孩童啼哭的聲音,人群喧嘩起來,張飛連忙掀著車簾看熱鬧……

卻原來是巡察過來的衙役聽見,難得一見的整齊武裝,有個為按劍厲聲:「不許誹議……」

這時有個老人頓著長九尺,頂端雕有鳩形的手杖,揚眉怒目:「呸,羌人未滅,流賊四時,汝身為漢家子弟,不思殺寇報國,在這里耍威風」

衙役這時才現這老人須眉皆白,又掃見這鳩形手杖,立刻就面面相覷——這可是王杖

「老人家好好養老就是,論什么國事……」

「老朽只罵我家孫子,何論國事?」這老人也聰明,這樣說著,這些衙役就在眾人圍觀哄笑中悻悻而退。

「無膽鼠輩」老人哼一聲,一眾鄉老跟著嘆息天下亂象……

王凌重新啟動馬車,這戲劇一幕倒退著滑過車窗外,直到那根精致的手杖消失在視野里,葉青收回目光,若有所思。

此身劉備記憶中,自周代來親族政治傳統,王杖只授給族人中有功爵,或七十以上老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就照顧了社會人情,穩定了社會人心,誰都會有老而無力之時。

「憑此王杖可以共享國祭,雖是不分氣運,卻共威能——別小看這一點。

在原來記憶里,臨郡一個鄉級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嫌疑,擅自扣留老人,雖沒有毆打,但被處以極刑,斬示眾——漢法律上凡對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謾罵、毆打等行為,比照大逆不道罪論斬。

周秦漢三代相繼,都特別專授這種王杖給七旬老人,共享國祭之威的待遇一直不變,甚至葉青所知,直到明朝才廢除了祭祀待遇——因這時經過元朝,昊天之祭有些式微了。

「此時重視祭祀,漢以孝治天下,又多了這一層政治需要,於王杖在共享國祭,還擁有著政治上享受「六百石」相當於郡丞、小縣縣令)待遇,經濟上定期給米、酒、肉,免除子孫的賦役以使專心供養老人。」

有史以來最極品的老年優待證。

「可惜單靠農業社會,一旦帝國擴張受阻於天塹外敵,民氣漸漸不繼,終是要沉寂下去。」

難怪道門三君寧肯接受五帝先後崛起,也要推動天庭抬升,居中調控天下靈府,自擁有了改造自然的大能。

「大劫到現在只展現出水府、封土這兩大體系,就已是如山如海巨力,封土體系連接下土、外域內外夾攻都能抗得住,別的體系種種,又會是什么盛況

葉青一直認為科技在於廣泛普及,道法在於一體集中,這些都是對兩種文明真實觀察的體會,但現在自力量上來看,展到最後,都是偉力。

一路無話,王府又出現在面前。

「在下涿郡劉備,受你家主人相邀……」葉青遞交了帖子,很快就有一個中年管家出來迎接,說著:「玄德公稍等,主君會親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