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湘土龍氣(下)(2 / 2)

青帝 荊柯守 1747 字 2020-11-04

而明面上互不相識,甚至相互斗爭,不將把柄落在外人手上。

但很快就現漢人在官場的局限性,漢土再傑出的文官,在這里都只能做到郡縣一級。

這里的郡,還都是郡丞一類的副官,數目寥寥無幾,甚至知縣都只有六七個,而大多數都只能做到縣級副官——恰是事務功勞累積能達到的程度,而往上知縣,還得文才、家世提供關系支持,到郡一級更要靠運氣了。

而眾所周知,漢人在這世界的運氣非常糟糕,這下誰都知道體制內展已撞到天花板,想要跨連州郡是不用想,只能指望造反。

幸的國野體系的膨脹迅,情況逐漸產生了變化,隨漢人新一代繁衍成長起來,醞釀的龍氣也漸漸大了。

「彬州,雲州,辭州,隱隱出現王氣」

這終被這下土湘朝覺,雖只以為這是天下將要崩潰而自然生出的新蛟龍。

或是王朝的本能,皇帝聞奏,立刻嚴令有關方面,到地方暗查監視——在當朝大佬們看來,就算是流民起義,不過是初步預兆,最多倉促動,可以撲滅火患後徐徐圖改,或還有五六十年壽,再往後也不是他們需要考慮了。

但就在這樣氣氛中,十幾封急報由各州往京城湘陰,讓一個組織,漸漸展露在滿朝文武面前。

小朝會上,一個身著冕服的中年人將這十幾封密報甩在宰相面前,臉色鐵青:「誰能告訴朕,這個自稱復漢社的組織是怎么回事?」

「這些逆心之輩什么時控制了整個南方十分之一商業,還有自己的護衛武裝,我這當皇帝的都不知道?」

「當地上下,都無一字奏聞,是不是賄金把你們一個個都買通了啊」

「陛下息怒,臣立刻查清這私下結社之事」頭花白宰相躬身說,暗叫晦氣,臨近退休撞到這事,今後青史上令名有損是可以肯定了。

「什么私下結社之事這些就是心懷不臣的叛賊是要造反一個月內,朕要知道這叛賊的所有前後來由,然後

皇帝將手一捏握拳,砸在幾案上:「給我剪除這復漢社地方上都爛透了吧?那就調動朝廷大軍征伐」

這個人到中年的皇帝登位已有十五年,除慣例賑賑災、治治水,基本沒有大事,但越是這樣,越積蓄威能,一旦憤怒起來越讓人心驚,沒有人敢辯駁。

戶部大臣卻是身涉事務中,不得不小心翼翼提醒:「這……國庫恐怕支撐不住……」

「抄家抄掠這復漢社所有財物,男人盡貶為奴,女人盡貶為娼讓天下人知道,我們朝廷的鐵拳還沒有松弛

皇帝掃一眼大臣,冷笑:「別以為朕是昏君,天下水旱荒年已久,而各家地主屯聚奇貨,民不聊生……這些你們不說,朕就不知道了?」

聽見這誅心之言,滿殿重臣都是汗涔涔而下,不敢言語。

「看看這局面,秘密結社在眼皮下都看不見,要不是查看王氣,漸漸覺這結社氣運醞釀,朕還隱瞞在這暗不透風的鼓中」

「再繼續下去,朕睡在宮中,什么時兵臨城下都不知道。」

「現在這局面稍有遲疑就是傾覆,朕要是不想國祚斷送在朕手里,就寧殺錯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皇帝大怒咆哮,掃掉了文案上的奏章:「此南方諸州,只要有一個忠心的官查覺奏報,就不會是現在這局面」

「不是無能,就是欺君——都給朕論罪,一個都不放過」

聽著這瘋狂的咆哮聲,一下論處數州官吏,眾臣面面相覷,感覺皇帝是氣上,不敢就此說話,也不敢應詔。

「朕並非僅僅是震怒」皇帝見這情況,知道臣子心思,又放緩了口氣說:「復漢社讓朕觸目驚心,盤根錯節數州,商社店鋪成千上萬——這是不測之禍。」

「但是轉念一想,朝廷辦事,整飭吏治,缺的就是糧錢,這和小民起義不一樣,小民起義,是民不聊生,餓了沒有飯吃——朝廷鎮壓,又得安撫,國庫自是不堪調用了。」

「但這復漢社,卻擁有巨資。」皇帝淡淡一笑:「抄滅了它,至少可得數百萬兩銀子,有了它,朝廷許多事,都能辦了。」

眾臣到這里差不多位極人臣,聽了哪還有意見,跪伏齊呼:「陛下此言英明,必能橫掃逆賊,中興湘朝」

皇帝對此不置可否,揮手讓人都下去調查,又喊了四五個將軍入殿,開口就問:「朝廷京畿附近現在能調動多少軍隊?」

「禁軍十萬,連著鄰近五州廂兵,應有四十萬,如果不計……」這將軍住了聲,沒敢往下說。

「不計空額是么?」皇帝掃一眼幾個武將,心中微冷:「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我不和你們計較,但這時,必須要有可用之兵,回去整頓清查一番給我報告……記住,是密報。」

「是……臣等告退。」幾個將軍趕緊爬起來告辭。

殿里又走光了人,皇帝沉默一陣,轉看著牆上掛著的太祖畫像,眼中閃過一絲陰霓:「事情不對……先帝在位最後七年,我登位十五年,最近二十二年國祭,都沒有上天太祖反饋,別人不知道,我這主祭的天子焉能不知?」

「可是這天命異變萬萬不可與人言……而且太祖所留之言實在太過荒謬了,我們都不是活人,連這世界都只是演化?」

喟然嘆息中,這中年皇帝神情堅定起來,轉身離開這座祖輩傳下的殿堂,秋風蕭瑟穿過庭院、帷帳,透著暮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