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發酵(2 / 2)

她的手機已經快被人給打爆了。

即使再沒有戒心,這個時候也應該明白,一定是出什么事了。而且對蘇萱來說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為煩那些不停打來的電話,蘇萱直接關了手機。這時她忽然看到蘇父此時也拿著手機往門外走來,且臉色凝重。

「萱萱,出大事了。」

蘇父看著蘇萱,語氣沉重。

-----------------------------------------------------------

這一頓年飯因為突發情況沒能繼續下去,蘇萱一家子在表弟卧室里開了電腦,登上了網站,然後就看到了被公布在網絡上蘇萱的所有信息。但看到這些信息時,蘇萱腦子嗡的一下,小臉一下失去了血色,她呆呆的看著屏幕上的消息,手腳不住的發涼。

蘇父蘇母也被這個消息驚呆了,他們即使已經見過了不少風雨,但是這種事情卻還是第一次遇見。即使是蘇父,心里也一下翻騰倒海起來,他愣愣的看著電腦,完全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雖然心情極其不平靜,蘇萱還是沒有讓自己表現出太多的異常。她心情復雜的點開網站,想要知道這件事爆發的前因後果,然後她就發現了帝吧的那個帖子。

人肉搜索!

這是蘇萱看見帝吧那個帖子後腦海里出現的四個字。她很清晰的記得,在今年九月份,就會爆發一次影響極大的人肉搜索,賈君鵬事件。這次人肉搜索是某個吧友在魔獸吧發了一個《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然後就在網上爆紅開來。

「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後來成為年度流行語之一,虛擬的賈君鵬被惡搞,而真實的賈君鵬則被人肉。蘇萱對此影響極為深刻,因為在復習那一年賈君鵬事件上了高考全國卷的文科卷。

而後來賈君鵬的結局在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賈君鵬出車禍死了,有人說賈君鵬被網上龐大的輿論壓力給逼瘋了......不論結果如何,當一個人猝不及防就這樣被放到社會的放大鏡下被審視,被惡搞,被肆意的傳播而不顧其主人的感受,那股壓力的確能逼瘋很多人。

關於人肉搜索後來還有一次女高中生悲劇事件,一個女高中生去一個店里購物,其店主懷疑其偷了衣服,於是將視頻截圖發到微博上求「人肉」。這則「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紛紛參與「人肉搜索」。很快,女高中生的個人信息曝光,被同學朋友指指點點,網上也是一片辱罵之聲。一面倒的輿論壓力讓女高中生最終徹底絕望,最終投河自殺。

在很多人肉搜索事件中,網絡無形中成了「審判庭」,網友的意志成了處刑的標准,個人隱私被肆意的侵犯,法律與道德的界限開始混淆。

蘇萱某些方面來說是幸運的,因為她不是以一個道德敗壞的身份出現在網絡上,因此不用承擔那鋪天蓋地一面倒的巨大壓力。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的麻煩有絲何的減少,這時畢竟是2009年,而不是2014年,未來的人們已經習慣了一茬一茬的網絡紅人,各大娛樂公司也對網絡操縱日漸了熟於心,在未來,討論一個星期前紅起來的某個人都是一種過時。現在則不同,明星依舊習慣於在熒屏與娛樂周刊上高高在上,傳統媒體對網絡不屑一顧,各大公司雖然已經慢慢轉向網絡,但對互聯網的力量認知卻還是普遍不足。

因此一個忽然紅起來了的網絡紅人,一下就吸引了整個互聯網的注意力。而蘇家一家人,對此准備則普遍不足。

大年之後的探親計劃進行到一半,就不得不中止。蘇父專門給白度客服打了電話,請求他們刪除所有與蘇萱相關的帖子,卻被客服冷漠拒絕了。而蘇母則在家門口,阻擋了一批又一批想要采訪蘇萱的媒體。對於牛逼的傳統媒體來說,所謂網絡紅人根本不值得他們去跟蹤報道,然而那些小媒體則不同,它們第一時間就向蘇萱發出了采訪要求,即使被拒絕,他們也在蘇家門口常駐了下來,希望能拍到一兩張蘇萱的照片作為噓頭。

自出名後,蘇萱就沒敢再出門。梁城雖然並不發達,但網絡普及卻不低,更別提那一群無良記者的常駐,儼然讓蘇家門口成為梁城一景。

蘇萱的紅火,讓《白衣》與《我和你》的銷量一時間都有了一種爆發性的增長。很多人看完之後都不敢相信這樣的文字是一個才剛剛十八歲的女孩兒寫出來的,所以很快,網上蘇萱又多了一個「美少女作家」的名頭。

而當蘇萱看到這個名頭之後,心里就生出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人紅是非多,後世已經有種種前例向她展現過了,人的逆反心理很奇怪,一個人越紅,黑她的人也就越多。

在紅起來之後,蘇萱曾在博客上發過一篇文章,請求網友不要再炒作她,也不要再傳播她的信息。然而這樣的聲明在網絡的喧囂面前顯然蒼白無力,網絡上關於她的傳言已經很多。有人說她其實是國內某個頂級富豪的女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白富美。也有人說她其實是一個心機婊,之所以能在才十七歲就在《少年少女》上發表文章,完全是私底下潛規則的結果。更有陰謀論者曝出代筆論,說其實蘇萱發表的所有文章其實都不是她自己寫的,而是專門請人代筆,這才有了她文學天才的名號。

不過這樣的說法雖然很多,但真正傳播的卻不多,這時蘇萱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普遍還是不錯的,人長的漂亮,也很有文采,能在這個年齡寫出這樣的文章算是很有天賦了。

整個輿論轉變是在蘇萱紅起來的第四天,這一天,有人在天涯上發了一個貼,這個貼在不到一小時內,點擊量就超過了五萬。

《關於蘇萱事件的真相社會化網絡營銷的真實操作》

而在第二天,《都市早報》、《長江新報》、《信息時報》等媒體紛紛轉載了這篇文章,新浪、騰訊等媒體也都接著跟進。

網絡輿論瞬間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