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一章 在京都(2 / 2)

日月風華 沙漠 1723 字 2020-11-09

秦逍心中雖然有些窩火,但初到京都,一切都很是陌生,更不可能還沒入城就與衛兵發生爭執。

進入城內,秦逍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座古城的恢弘大氣。

秦逍雖然是第一次前來京都,但在西陵的時候,對京都城卻也還是有所耳聞,知道這不但是天下第一城,而且大唐立國之後,一直以此為都,兩百多年來,這座城實際上就是整個帝國的忠心和頭腦,帝國的無數政令,全都是從這座城中發出去。

這座古城見識了大唐帝國太多的輝煌。

二百多年前,開國太祖皇帝打馬入京都,讓這座古城開始了榮耀的歲月,無數的異域外邦使臣歷經艱辛,都以能夠進入這座城朝拜大唐天子為榮,而這座古城也從來沒有讓那些外使失望,但凡能夠入城朝天子,離開的時候,也定然是滿載而歸。

兩百多年來,京都城數次擴建修補,雖然經歷過歲月的風霜,但這座巍峨古城始終屹立於此,成為帝國的中心。

城中的道路縱橫交錯,卻又極是寬闊,商鋪林立,鱗次櫛比,熙熙攘攘,街道上人來車往,熱鬧非凡。

秦逍騎馬走在寬闊的街道上,左顧右盼,感受著帝國的繁華和興盛。

無論什么人置身在這里,都很容易忘記帝國存在的危機,都會被京都城的繁華和熱鬧所感染。

京城那高高的城牆,似乎將大唐帝國分為了兩個世界。

一個是城內的世界,一個是城外的世界。

街道上多得是鮮衣怒馬,衣冠齊整,琳琅滿目的貨物顯示著帝國還是擁有著充實的財富,與秦逍在西陵苦寒之地所見的貧瘠百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穿過一條條街道,杜鴻盛領著秦逍和韓雨農騎馬行走於洛水之畔。

杜鴻盛當年是從京都外派到西陵的官員,早年在京都待過不少日子,所以對京都到很是熟悉。

一路顛簸,杜鴻盛雖然疲累,但是進了京城,整個人便精神起來。

「京城里有三條大河,洛水、谷水和饒水,都是自然水引入。」杜鴻盛含笑道:「早在前朝的時候,

京都就以洛水為基,修建了許多渠道,交通運輸很是方便。城中有坊,坊中有河,河渠相通,縱橫阡陌。」看向邊上的洛水河面,繼續道:「水道可以往城中運輸貨物,除此之外,還可以順河游覽。有句話說得好,北人騎馬南人撐舟,南方人不擅長騎馬,到了京都,更喜歡乘舟在河上游覽,你們瞧,那邊就有兩艘小周,撐舟的是船娘,上面的客人,應該是從南方過來的。」

秦逍看的清楚,小舟是烏篷船,並不大,撐船的船娘身材都很是窈窕,撐船的動作甚是嫻熟,他在西陵,少有坐船,忍不住問道:「杜大人,這船資是不是很貴?」

「那倒不貴。」杜鴻盛不必再經受路途顛簸,心情似乎也舒暢不少,饒有興趣地解釋道:「這些船娘帶著客人順水游覽,可以幫他們說明兩岸的風景,你們都知道,這京都城在前朝的時候開始,就是都城,前後加起來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京都的每一條街幾乎都有故事,這些船娘熟記京都發生的逸聞野趣,再知道一些典故,足以向客人說的頭頭是道。而且大部分船娘姿容也都過得去,船資不貴,可是客人們一旦心情好,看在船娘能說會道而且長相不差,也會給些賞錢,依靠這些收入,勉強可以為生的。」

秦逍微微頷首,他知道男主外女主內,只要家里生活還過得去,絕不可能讓女人在外面掙錢謀生,這些船娘出來拋頭露面撐船為生,定是家中艱苦,不到萬不得已,自然不會如此。

「順著這條河往前走,可以到京都東市。」杜鴻盛對京城的情況似乎是了若指掌:「如今也是京都城內最繁華的地方,那里商賈雲集,熱鬧非常,回頭你們若是有空,可以到東市轉一轉。方才我們經過那幾條街,貨物就不少,可是東市更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京中的達官貴人們,也都經常會出現在東市那邊。」

「杜大人,既然有東市,是不是也有西市?」秦逍問道。

杜鴻盛笑道:「不錯。說起西市,二十多年前,依然是京都城最熱鬧的地方,當年可比東市要繁華的多。」隨即嘆了口氣,道:「不過現如今西市已經凋零,早就比不得東市繁華熱鬧。」

「那是為何?」

「兀陀人。」杜鴻盛道:「我大唐曾經威服四海,四方蠻夷無不俯首臣稱。那時候兀陀汗國還沒有成氣候,而且還向我大唐稱臣,自然不敢擋住大唐與西域諸國貿易的商道,所以那時候西域諸國的商人都會來到京都城。我大唐海納百川,氣量宏大,不但允許外國商賈在京城做生意,而且還專門建了西市,西域諸國、渤海國、兀陀汗國、東海諸國,甚至北方圖蓀人,都會出現在西市,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西市,擁有普天下所有的貨物,但凡你想到的東西,在西市都能夠買到。」抬手撫須,輕嘆道:「我還記得,那時候西市每年的稅收,就已經是個天文數字,商貿繁華,我大唐的國庫也是充盈無比,有了銀子,帝國兵強馬壯,越是強大,外邦與我們的貿易就越大,如果不是兀陀汗國......!」苦笑搖頭,沒有說下去,但秦逍和韓雨農卻都明白他的意思。

沒有兀陀汗國控制商道,大唐與西域依然商貿往來,這對雙方都是好事,而且大唐的國庫也不會因為商路中斷而遭受嚴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