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凶獸帝江(2 / 2)

小姑娘笑道:「反正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對付帝江,駱姐姐你最好現在就開始學。」

駱紅菜無奈,只好找個地方靜下心來,修習這太玄取曰法。

蜀中乃是古蜀文明的發源地,益州又為古蜀文明之中心。

春秋之前,古蜀國開明王遷都於此,取周太王「一年成邑,兩年成郡,三年成都」之意,定名成都。秦滅巴蜀,改成都為蜀郡,東漢之時,又稱益州,因當地織錦業極是發達,固又稱作錦州,三國時,劉備亦是立國於比。

唐朝時廢除郡州制,蜀地被劃入劍南道,但習慣上,人們仍是以蜀中相稱。

而對於益州,當地老百姓卻始終都是以成都自稱,千百年不曾變過,所謂蜀郡、錦州、益州等等,都只不過是「官名」在老百姓眼中與別稱沒有什么區別。

唐小峰來到成都,在一名太監的引路下,進入皇城錦宮。這錦宮自然比不得長安皇宮又或是洛陽皇城,甚至連江都都比不上,但因成都乃是蜀地之中心,三國時劉備亦曾住於此處,所以這錦宮亦不算小。

方自進入錦宮,一名大臣迎出,將那太監驅退,引唐小峰入宮。

唐小峰見這大臣面容剛毅,一身正氣,於是施禮問名。大臣回禮道:「本官姚元崇,唐少俠不用客氣。,…

唐小峰立時動容,想著原本他就是姚崇?

姚崇亦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名相,武則天時便已官至尚書,其剛正不阿,保住許多被無辜下獄的官員,雖然性子剛烈,卻深得武則天賞識,後因得罪太平公主和二張,被眨至邊徑,臨去前又向武則天舉薦了張柬之,亦得武後重用。

史書上,姚元崇三度為相,俱是在國家處在風雨交加的重要關頭,故有「救時丞相」之稱,李隆基當皇帝時,為避「開元」之諱改名姚崇深得李隆基重用,為「開元之治」打下堅實基礎,後辭去宰相之職向李隆基舉宋璟自代,而所薦之宋璟亦是名臣。

可惜李隆基雖接連用了兩位名相,勵精圖治,革新去弊,令大唐再現輝煌,接下來便開始驕奢淫逸,自以為天下太平怠惰政事,又連著用了李林甫、楊國忠兩任奸相,終於造成安史之亂,成為大唐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當然,現在的歷史走向與唐小峰上一世讀到的史書已極是不同,史書上,姚元崇三任宰相,第一次是武則天時期,第二次是李旦時期,第三次則是李隆基時期,而現在,李旦能不能再次登基都難說得很。

借著這個機會,唐小峰便向他打聽孟家消息,姚元崇盯著他來:「茅山之上,佛、道、妖、魔各方聚會,選出了一位姓孟名紫芝的姑娘為盟主,不知這位紫芝小姐與孟家有何關系?」

唐小峰微笑道:「紫芝盟主便是盟家第七女。」

「原來如此」姚元崇長嘆一聲,道「可惜孟家在逃出洛陽時,已是家破人亡,孟漠孟大人已是病死於蜀道。」唐小峰怔了一怔,又問:「那孟家的大小姐蘭芝姑娘」姚元崇看著他來:「前些日子,孟家大小姐已被立為大子妃,不日便要與太子殿下完婚。」

唐小峰臉色微變:「這「前些日子,是在茅山之會前,還是茅山之會後?」

姚元崇苦笑道:「唐少俠亦是聰明人,這種事又何必問我?」唐小峰沉默片刻,跟著姚元崇繼續前行,途中卻又再次皺眉:「我們去的不是朝會?」

姚元崇低聲道:「陛下於錦鳳殿召見少俠。」

唐小峰道:「還有什么人在那里?,…

姚元崇道:「還有皇後與武三思武大人、兵部尚書宗楚客宗大人、

御史中丞周利用周大人、侍御史鄭怡鄭大人、益州刺史冉祖雍再大人、

宋璟宋璟人皆在殿中。」

唐小峰失笑道:「這楚大人、周大人、鄭大人、冉大人、宋璟人,不就是老百姓背地里所說的武三思門下「五狗,么?」姚元崇趕緊道:「少俠噤聲,朝中大事俱取決於他們手中,少俠既為結盟而來,不宜在這種時候得罪他們。」唐小峰一聲冷笑,中宗李顯實在是歷史上少有的奇葩,他還是廬陵王時,武三思不知多少次在武則天面前進讒言害他,若不是狄仁傑、張柬之等全力保他,他早已被武三思和武承嗣害死。

及至他登基後,不但不聽從忠言除去武三思,反聽從韋後與上官婉兒之言,僅過了兩個月,便將武三思封作宰相,任由武三思控制朝廷,反過來將心向李唐的忠臣一個個的害死。

其實除了李顯自己,天下人沒有一個不知道武三思與韋後、上官婉兒私通的,而在後世的史書上,他最後的下場竟然是被自己老婆下毒害死,原因就是為了可以不受干擾的在宮中跟別的男人鬼混。

李顯在史書上已是奇葩,在現實中竟比在史書上還要奇葩。他的弟弟李旦雖然也奇葩,但好歹知道自己奇葩,當了三年皇帝就趕緊把帝位讓給他那至少在年輕時極是能干的兒子,李顯最奇葩的地方就在於他明明奇葩卻還不知道自己奇葩。

來到錦鳳殿前,唐小峰忽地眯起了眼,錦鳳殿給他的感覺頗有一些壓力,內中顯然藏有一些高手,且對他殺意極重。只是他雖以靈郁之氣看去,卻什么也無法看穿,看來內中所藏之人頗有本事。

姚元崇低聲道:「我只能將少俠引到這里,少俠小心,聖善寺寺主亦在內頭。」

唐小峰輕聲道:「多謝大人。」姚元崇離去,兩名黃門將他帶入殿中。中宗李顯坐於殿上,左邊一名鳳鬃女子,自是韋後,右邊上官婉兒跪於案後,持筆書詔。兩側立著數名官員,為首之人鷹鼻狼目,一眼看去就予人陰狠之感,架子竟比中宗還大,顯然便是武三思。

唐小峰未將這些人放在心上,卻快速地掃視了一下大殿,那法號惠范的聖善寺寺主並未露面,也不知藏在那里,且藏在暗處的強手絕對不止一個。

唐小峰上前,朝中宗施禮:「革民唐小峰參見陛下。」中宗李顯雙目無神,看著他頗有一些猶豫,顯然在想著該拿他如何是好。

人都已經到了,他到現在都還不曾拿定主意,由此可知此君是如何之優柔寡斷。武三思卻冷然道:「閣下既親身於大明宮刺殺先帝,又與徐承志狼狽為奸,派人行刺陛下,犯下如此悖逆之罪,卻到現在都還無事,看來天理昭昭,還是會出差錯的。、,

唐小峰盯著李顯:「刺殺先帝者乃是明為大唐御史,實為邪教地公的桓彥范桓大人,派人行刺陛下的,卻是現已投靠龍族的忠勇王之子李素,陛下豈非早已查明?」李顯頗有些茫然地看著韋後,韋後冷笑道:「這所謂真相,乃是太平公主查後所斷,誰又知太平公主是否別有用心,勾結外人糊弄陛下?有人親眼見著,她的女兒微微,當夜可也是在大明宮出現過的。」

唐小峰心中頗有一些厭煩,那晚的逼宮之舉牽涉太多,連他當時也被桓彥范和微微算了進去,陰謀這種東西,越扯只會越亂,而現在顯然不是扯過往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