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章 善做樂器(2 / 2)

皇族 高月 2047 字 2020-11-11

無晉前天已經見過她,那時她驚驚惶惶,根本沒有打招呼,他見京娘的表妹長得很水靈,心中也喜歡,便從懷中摸出一顆鴿卵大小的海珠,遞給她笑道:「送你一個見面禮。」

「這。。。。」

阿寶不敢收,求援似地向表姐望去,京娘見無晉並不輕賤自己的家人,她心中歡喜,便向表妹點點頭,表示她可以收下,阿寶這才害羞地接過明珠,她見海珠明亮圓潤,心中非常喜歡,她長這么大,還從未有過這么好的東西,她連忙施一禮,「謝謝公子!」

「不用客氣,阿寶姑娘,你父母情況如何了?」

「母親好多了,父親還在床上養傷,公子,請進屋!」

無晉和姐妹二人走進小院,正好京娘的舅母從廚房出來,她的病其實血澇,止住血,又得到好葯補養,身子恢復很快,已經能起身做飯了。

京娘的舅母姓王,年輕時是汝陰郡有名的樂女,長得非常美貌,她被一個當地的大戶人家老爺看中,要娶她做妾,但她堅決不肯,而是嫁給了自己的情郎,也就是京娘的舅父,雖然曰子過得很艱辛,但夫妻恩愛,感情非常好。

這次,她家中遭了大難,若不是無晉相救,不僅丈夫姓命難保,而且她們母女三人的命運也會很悲慘,這使她心中都對無晉充滿了感激。

王氏一眼看見了無晉,盡管她沒有見過無晉,但她見京娘親密地拉著他的手,她立刻知道,這是恩人到了,她立刻給無晉跪下,「恩公受我一禮!」

這就是無晉最難受之處,動不動就給他跪下謝恩,讓他很不自在,他連忙給京娘使個眼色,京娘會意,上前把舅母扶起,低聲對她道:「舅母,以後不要多禮,大家都是自己人。」

王氏見京娘並沒有化妝,但容顏卻嬌艷異常,她是過來人,心中立刻明白了,這是受過滋潤的容顏,心中既替她歡喜,但還是有點內疚,她心中認定京娘是為了救他們才委身給無晉。

她其實想得沒錯,一開始京娘確實是為了救舅父而准備獻身,可後來京娘一些細膩的心理變化,就不是王氏能理解了。

王氏連忙笑道:「公子還沒有吃飯吧!」

「多謝舅母,就隨便弄一點吧!」

無晉這個稱呼讓京娘的心突地一跳,她頓時又驚又喜,公子竟然也稱舅母,那就是說公子將來真的要給她名份,女子的心思大多細膩,會從這些細微處尋找到她期盼的答案,這讓她鼻子一酸,歡喜得眼淚都差點沒落下來。

她連忙拉一下無晉的手,「公子,我帶你去看看舅父。」

無晉點點頭,他手中拎著一只長長的黑包,跟著京娘進了後院,走進一間屋子,屋子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膏葯味,一個中年男子半躺在床上,男子長得非常清秀,相貌端正,一看便知是正派人。

「舅舅!」京娘連忙上前笑道:「今天好像好多了。」

京娘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她舅舅撫養她七年,雖然家境不好,但對她疼愛有加,他們之間感情很深。

京娘的舅舅姓陳,藝名叫陳錦緞,心靈手巧,是汝陰郡有名的樂師,他身體倒沒事,只是兩腿被夾棍所傷,暫時還不能動。

他雖是樂師,卻很有見識,見無晉氣質不凡,也猜到他就是救自己的恩人,陳錦緞連忙掙扎著要坐起身,無晉輕輕按住他,「舅父不用起身,好好休養!」

陳錦緞愣了一下,他見外甥女臉上有點羞澀的扭捏,心中便明白了,他是個明事理之人,知道大恩不言謝,無晉對他們恩德,他會記在心中,他便笑著點點頭,「京娘能跟公子,是她的福氣。」

無晉見他很隨和,心中對他頗有好感,他正要找凳子坐下,京娘已經搬了一張椅子放在床邊,「公子,你和舅父說話,我去幫舅母做飯。」

京娘出去了,房間里只剩下無晉和陳錦緞兩人,無晉笑道:「不知將來舅父有什么打算?」

陳錦緞嘆息一聲,「得公子和王爺高義,使我有機會在四十歲創業,我打算在京城開一家樂器鋪。」

「那店鋪位置考慮了嗎?」

陳錦緞想了想道:「如果有可能,我想在南市附近找一間店鋪,做樂器,關鍵是行里的口碑和名聲,店鋪的位置倒不重要,先慢慢做起來,堅持一兩年後就會有收獲。」

「那不如就在南市內,南市內就是樂器行,舅父盡管去找店,費用不夠我來貼,我的意見是要么不做,要做一開始就要做大,等一兩年,頭發都要熬白掉。」

陳錦緞苦笑一聲,雖然無晉大氣,但他不能再接受恩惠了。

這時,無晉又笑道:「我有一樣東西,雖然不是樂器,但做工基本上和樂器相似,能不能麻煩舅父替我試做一支。」

說著,他把一疊草圖遞給陳錦緞,陳錦緞仔細看了看草圖,草圖上的東西他從來沒有見過,無晉畫的是一把燧發滑膛槍,這是大寧王朝從未有過的東西,他已詳細分解,每一只零件都有圖樣,大小尺寸都標准得非常精確,他會畫,卻沒有這個手藝,陳錦緞的樂器做得非常精致,琵琶是上的銅制小零件簡直就像數字機床造出來,完全符合他的要求。

更重要是,他可以相信陳錦緞,他來替自己做,這個秘密就不會泄露出去。

陳錦緞雖然不知這是什么東西,但他能做出來,便點點頭,「最多半個月,我就可以做好。」

無晉沉吟一下,又緩緩道:「這件東西事關重大,除你我之外,就算舅母也不能知道,事關我的姓命。」

陳錦緞肅然點頭,「公子放心,我們是一家人,你的姓命就是我們的姓命。」

無晉將又長又重的黑包放在桌上,里面傳來鋼管的撞擊聲,他打開包從里面取出兩根鋼管和兩根銅管,這是他上次去珠寶店路上在兵器鋪無意中購得,鋼管是制槍的關鍵。

歷史的槍之所以在元明以前沒有能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無法鑄造出合格的鋼管。

無晉已經仔細看過管子,無論銅管和鋼管都符合要求,這本來是用來吹管箭,管內壁用水和細鐵砂打磨得非常光滑,無晉自己也嘗試過制槍,這個時代的火葯已經沒有問題,關鍵是配件,要求精度很高,他工藝技術差得太遠,幾次都失敗了。

除了槍管,還有幾段酸棗木,這是用來做槍托和槍身,另外還有扣簧、扣簧片、火葯池、擊鐵、扳機這些重要零件的銅制粗坯,甚至還有塊火石。

無晉前世就收藏過一把老式燧發槍,他對這些零部件了如指掌,可如果讓他做火繩槍,他卻不會了,他沒有見過火繩槍。

他把所有的東西都取出放在桌上,一一給他過目,又放回了包中,笑道:「所需的全部原料都在這包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