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這個……你們……太積極了吧?(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錦衣殺明最新章節!

(0354)對於王啟年的分析,徐興夏認為是有道理的。

大明朝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出在錢糧上,財源枯竭,入不敷出啊!不是說大明朝沒有錢糧,而是這些錢糧,沒有掌握在國家又或者是皇帝的手里。如果國家需要用到錢糧的時候,太倉庫沒有錢糧,皇帝的內帑也沒有錢糧,那只好苦巴巴的上吊了。

後金韃子之所以能夠打進中原,最終成為中原之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由於大明朝沒有錢糧打仗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完全枯竭了。連基本的軍餉支出都成問題,軍隊又何來的戰斗力?你總不能讓自己的軍隊,餓著肚子去打仗吧?

事實上,大明朝的錢糧,是非常充足的。明朝的糧食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度,江南一般的水稻畝產量,都有四百斤以上。部分比較肥沃的水田的水稻畝產量,甚至能超過五百斤。而大明朝可以耕種的田地,足足有八億畝。如果沒有災荒什么的影響,大明朝一年的糧食總產量(包括水稻和小麥),可想而知是什么樣的數字。

至於金銀方面,更是突出。自從隆慶年間開放海禁以後,大明朝的海上貿易,就非常發達。特別是萬歷時期,大量海外白銀的流入,導致大明朝占有的白銀數量,幾乎占據全世界白銀數量的一半以上。白銀正式成為市場流通的基本貨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萬歷朝,可以說是大明朝民間最富裕的一個階段。

既然大明朝有足夠的糧食,有足夠的銀子,為什么國家的倉庫里沒有錢糧,皇帝手里沒有錢糧呢?大明朝的錢糧,都到什么地方去了?難道是白白的憑空消失了?當然不可能!事實上,大部分的錢糧,是進去了某些人的腰包,進了私人的口袋去了!

這里說到的某些人,包括大官僚、大地主、大商家等。他們是大明朝最富有的一個群體,占據著大明朝最多的財富,對大明朝的興衰,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明朝也可以說是滅亡在他們的手里。當然,最終他們自己也被滅亡了。

在明朝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商業前所未有的繁榮,社會財富,逐漸的向工商業轉移。通過參與工商業,很多人都聚斂了大量的財富。但是,大明朝的稅收政策,依然是局限在農業上,被征稅的主體,依然是廣大的農民,對工商業卻是置若罔聞。朱元璋以前還曾經制定過三十稅一的商業稅,後來干脆全部免除了。

一方面,隨著土地兼並的曰益嚴重,農民的稅收負擔越來越重,他們可以掌握的財富越來越少,最終破產,成為流民。國家可以征收的財稅,是越來越少。另外一方面,繁榮的工商業,卻不需要貢獻任何的稅收。大量的財富可以隨意的揮霍。

萬歷皇帝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決定另辟蹊徑,對工商業收稅。但是,他的行為,遭受到既得利益群體極力反對。因為,工商業群體的既得利益者,正是那些大官僚、大商家,他們是不會容忍自己的財富,輕易被萬歷皇帝奪走的。或許,他們一個人不是萬歷皇帝的對手。但是,所有人聯合起來,就可以給萬歷皇帝施加極大的壓力。事實上,他們的確做到了,萬歷皇帝的確斗不過他們。

沒辦法,萬歷皇帝只好派遣出大量的宦官,到各地去直接征稅,所得的收入,直接納入自己的內帑,以繞開法制禮儀方面的爭執。他知道走正規的途徑,是絕對斗不過那些文官的。他在深宮窩了幾十年,都是被他們給氣的。斗不過,咱還躲不起嗎?在他的努力下,內帑的收入,一度達到一千萬兩的歷史高度,填補了國庫的很多虧空。但是,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當時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萬歷皇帝自己有私心,下面的稅監、礦監也有私心。沒有嚴格的制度的約束,任何人都會有私心,這是必然的。他們利用萬歷皇帝賦予他們的權力,極力的中飽私囊,將財富落入自己的腰包。他們收入一百兩的銀子,最終可能只有三十兩進入內帑,其他的,都被各級的太監瓜分了。

萬歷皇帝這樣做,對於國家來說,又或者是對於皇帝來說,絕對是有好處的。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啊!歷朝歷代都是如此。然而,他的行為,侵奪了大官僚、大商家的利益啊,他們當然不能輕易的萬歷皇帝。於是,他們就聯合起來,想方設法的要求萬歷皇帝撤回各地的稅監、礦監什么的,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很多人攻擊萬歷皇帝與民爭利,使用了不知道多少富麗堂皇的借口,感覺好像萬歷皇帝萬惡不赦一樣,所有的過錯,都應該由他來承擔。其實,說到底,根本就是狗咬狗,又或者是狗咬狗毛。東林黨的文章再鮮花錦簇,再富麗堂皇,再大義凜然,再才高八斗,永遠都掩蓋不了他們的自私自利,丑陋短視。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如果萬歷皇帝獲勝了,或許大明朝還能存續更長一段時間。只要國家有錢,就可以撫恤陝西的災民,盡可能的降低起義軍的實力。同樣的,只要國家有錢,遼東的戰事也不會反反復復。只可惜,最終的結果,還是萬歷皇帝失敗了。雙拳難敵四手,寡不敵眾的他,面對利益集團的圍攻,再次敗下陣來了。

國家沒有錢,遇到大事必然大亂。萬歷皇帝靠著自己的內帑,總算是勉強支撐過來了。天啟皇帝的時候,魏忠賢的手里,還有點錢,他也懂得如何搞錢,還能支持大明朝度過風雨飄搖的幾年。從這個角度來說,魏忠賢絕對是有功勞的。

魏忠賢倒台以後,大明朝的財政就徹底的崩潰了。朝廷再也懂得搞錢的人,又或者說是,再也沒有有能力搞錢的人。崇禎皇帝一腔熱血,滿懷雄心,一心想要重振大明朝。可是,他的手里沒有錢啊!沒有錢,做什么都是扯淡!吊死煤山,幾乎是必然的!

可見,解決國家財政的穩妥收入,是做皇帝的當務之急。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和大官僚、大地主、大商家做斗爭,從他們的身上割肉。必須擋得住他們的攻擊,必須打敗他們。顯然,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扯遠了……對於朝廷的攻擊,徐興夏其實是不太擔心的。明軍的戰斗力,真的不行。寧夏鎮的衛所軍,就不要說了,根本可以忽略不計。寧夏鎮的戰兵,徐興夏也見過了,有一點戰斗力,比衛所軍好點,但也僅僅是一點,想要更多絕對不可能。在線膛槍的面前,以步兵為主的明軍,完全就是被動挨打,被屠殺的對象。白衣軍只要隨便出動一千名的火槍手,就能讓上萬的明軍敗下陣來。

唯一擔心的,只有北面。白衣軍打垮了海勒金部落,可以說是徹底和韃靼人結下了死仇。他還打敗了莫曰根,讓莫曰根也丟了面子。以後會不會有更多的韃靼人南下,來找他徐興夏的麻煩,現在還不好說。面對鋪天蓋地,滾滾而來的韃子騎兵,白衣軍還是有點壓力的。因此,徐興夏冷靜的說道:「我擔心韃靼人方面。」

王啟年點點頭,謹慎的說道:「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韃靼人的確是很大的隱患。他們的部落數量的確是太多了。他們的軍隊數量,也的確是太多了。整個大漠,都是他們的勢力范圍。除了韃靼人,被韃靼人統治,派兵配合韃靼人作戰的部落,估計也有幾百個。要是他們全部聯合起來,一次出動三十萬騎兵,都不是難事。」

「另外,蒙古的林丹汗也是個不甘人下的家伙。他麾下的鐵槊騎兵,戰斗力很強。單純就裝備而言,林丹汗的鐵槊騎兵裝備,比韃靼人的騎兵強得多。林丹汗對我朝的情況還相當的熟悉,對我們的作戰方式,知之甚詳。如果他也湊熱鬧南下的話,的確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不過,你也沒有必要過分擔心。」

「韃靼人方面,短期內是不可能和朝廷合作的。他們不相信朝廷。上次勃拜的事情,韃靼人還記恨在心呢!這些年,朝廷對於韃靼人,也是完全采取敵對態度的,想要一下子扭轉過來,不太容易。倒是需要提防林丹汗。只要有足夠的好處,他很樂意充當朝廷的打手。不過,林丹汗的部隊,要從歸化城來到這里,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