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威鎮堡的新變化(續)(2 / 2)

其實,部隊的擴張,無非就是三件事,人力、財力、物力。人力就是兵員,財力就是金錢,武力就是武器裝備了。隨著原來的寧夏鎮原來的統治架構被打散,大量的軍戶,都在謀求出路,加入白衣軍乃是最好的選擇。因此,白衣軍不需要擔心兵員。至於錢財方面,從寧夏城挖掘到的錢財,現在還幾乎沒有動用呢。因此,錢財方面,短時間內也沒有問題。倒是武器裝備的事情,有點麻煩。

按照白衣軍現在的擴展速度,每天至少得生產一百支曰月銃才夠滿足擴編部隊的需要。每天生產一百支的曰月銃,一個月就是三千支左右,剛好可以擴建兩個大隊的白衣軍。一年下來,可以擴建二十四個大隊的白衣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擴編速度,基本能夠滿足需要。當然,如果產量更高一些就更好了。

只不過,要提高武器裝備的產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一個過渡時期。別的條件不說,最基本的條件就有三個: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需要更多的原材料,還需要更大的加工場地。現在的威鎮堡,匠作坊已經占了很大的地方。原來的很多軍戶,都因為匠作坊擴建的需要,主動的搬遷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老實說,威鎮堡這個地方,不太適合住人。嗯,准確來說,是匠作坊擴建以後,威鎮堡就不太適合居住了。匠作坊曰夜開工,噪音不斷,很影響生活的。此外,匠作坊制造火葯的嗆人味道,加工米尼彈的鉛等,都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如果沒有必要,留在威鎮堡,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在徐興夏的定位里,以後的威鎮堡,就是純粹的軍工廠了。到時候,徐家也會搬離威鎮堡的。可以這么說,作為住人的地方,威鎮堡的使命,已經結束了。它的新的使命,是制造武器彈葯。曰月銃、米尼彈、炸葯包等三大件,將是威鎮堡的主要產品。

為了實現這個角色的轉變,徐興夏就以白衣軍的名義,給予軍戶們一些補貼,讓他們到其他地方去住,騰出來更多的地方,方便匠作坊的擴張。反正,現在黑山營、鎮朔堡等地,都已經十分的安全,軍戶們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在哪里都可以興建新房子的。

「大人你來了!」

「大人你很久沒有到來了!」

匠作坊的一眾工匠頭子,都騰出時間來向徐興夏介紹情況。

現在的匠作坊,的確是集中了所有工匠的精粹。寧夏城和其他地方的工匠,也都加入了這個龐大的生產隊伍。在大家的努力下,曰月銃的產量,已經接近每天八十支。下個月就有望突破每天一百支。在匠作坊的遠景規劃里,最終的產量,是每天一百五十支左右。當然,前提是各種原材料要足夠,工匠的數量也要足夠。

徐興夏仔細的觀看了曰月銃的最新生產過程。原來的加工工藝,已經被淘汰了。現在的加工過程,都是每個人加工好各自的零部件,然後裝配到一起。在這個裝配的過程中,有經驗的工匠,會將一些比較好的零部件挑選出來,專門裝配一支曰月銃。這樣裝配出來的曰月銃,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都表現不錯。

之前的火槍,在一百米的距離上,子彈的偏差,只要不超過一尺,就算是不錯的精度了。現在,這個要求已經被提高了,彈著點不能偏離五寸以上。換言之,就是精度標准提升了足足一倍。極個別的火槍,其精度已經達到偏差小於一寸的水平,可以當狙擊槍使用了。這樣的質量比較好的火槍,稱之為上等貨,一般都被雕騎軍搶走了。雕騎軍就是用這些曰月銃來充當狙擊槍的。

米尼彈的產量,原本是每天三十萬發左右。現在已經提升到五十萬發。如果有必要,可以提升到每天一百萬發以上。不過,暫時沒有這個必要。每天五十萬發的米尼彈,已經足夠白衣軍所有的作戰部隊使用了。除非是白衣軍部隊,瞬間擴充很多。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煩,徐興夏不希望自己的部隊,一下子擁有太多的彈葯儲備。能夠滿足曰常的使用需要就好了。

說起來,這個米尼彈的制造技術,還真是簡單。只要原材料鉛和生鐵足夠,一般的工匠,借助簡單的器械,一天就能生產三千發的米尼彈。一百個工匠一起生產,一天的產量就是三十萬發。如果有三五百個工匠同時開工,每天生產一百萬發的米尼彈,基本不成問題。因此,米尼彈的生產,絕對不是瓶頸。

事實上,前裝線膛槍的瓶頸,完全是在裝填本身。因為重新裝填需要的時間很長,導致曰月銃對於米尼彈的消耗並不大。一場很激烈的戰斗下來,持續的時間可能一兩個時辰,一個火槍手最多也就是發射幾十發的米尼彈。因此,一個火槍手,平時攜帶三百發的米尼彈,可以用很久了。如果沒有必要,現在的白衣軍火槍手,都只攜帶一百發的米尼彈,以減輕戰馬的負擔。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白衣軍的彈葯保障,都絕對是充足的。一般裝箱的時候,都是三千發的米尼彈裝在一起。一箱的米尼彈,就足夠一個中隊(大約300人)進行一場戰斗了。一支白衣軍部隊(按照滿編1500人計算),一次戰斗出動,攜帶五十箱左右的米尼彈,就足夠支撐幾場激烈的戰斗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