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唉,可恨又可怕的東林黨啊!(2 / 2)

這是明顯要打私人感情牌了。今曰,朱燮元的確是准備撇開公事暫時不談,就和徐興夏談論私事。很明顯,現在的朝廷,在短期內,是無法打敗徐興夏這個無法無天的家伙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招撫都是最好的結果。既然要招撫,那就要想辦法建立一些私人的感情。大家最少要看對眼,才能有招撫的可能啊。

徐興夏聞言,微微一笑,點頭說道:「是啊,他們都是賣國賊。」

這是要坐實李懋檜和李國臻的罪名。如果曰後有人想要翻案,他是不會客氣的。以白衣軍目前的發展速度,有個三五年的時間,攻克紫荊城,不是沒有可能的。改朝換代,在強大的武力面前,根本不是什么難事。再說,朝廷本身就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朱燮元明白無誤的說道:「徐總兵放心,朝廷不會追問此事。」

作為一個正三品的文官,能說出這樣直言不諱的話來,自然是有十二分的把握了。其實,朝廷上下,的確准備將此事掩蓋一段時間,等待合適的時候再做處理。對於他們來說,如果在這個時候,人為的將事情鬧大,對誰都沒有好處。

白衣軍的造反,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制造難民潮。相反的,是其他地方的難民,都被白衣軍給吸收過去了。換言之,從外面來看,陝西其實還是很平靜的。這也是朝廷可以掩蓋此事的根源所在。只要白衣軍不搗亂,外界估計是不知道具體情況的。

歷史上的造反,都必然會制造大批量的難民風波。如果難民潮波及西安府等地,甚至是涌入河南,那整個大明帝國,就要受到極大的影響了。朝廷想要掩飾此事,也根本沒有可能。現在的寧夏鎮,偏偏沒有出現這樣的事情。這也是朱燮元要來找徐興夏的原因。

他總是覺得,徐興夏的造反,和歷史上的造反,似乎是有些不同的。如果某些手段使用得好的話,未必不可以將徐興夏拉攏過來。所謂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如果官不逼了,民自然不會反。

徐興夏不想和朱燮元打馬虎眼。這不是他的強項。他直截了當的說道:「朱大人,我有個問題問你,還請你老實回答。」

朱燮元說道:「請問。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會老實回答。」

徐興夏一針見血的說道:「林丹汗又試圖進攻寧夏鎮,我不知道是誰在背後慫恿的,你對此事又是什么態度?」

朱燮元明顯有些吃驚的說道:「林丹汗又要進攻寧夏鎮?怎么會?他不是剛剛才被你打敗了一次么?」

朱燮元不喜歡徐興夏鬧事,當然也不喜歡林丹汗鬧事。他和左光斗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大漢主義者。林丹汗如果規規矩矩的,自然什么事都沒有。如果林丹汗不老實,那就要狠狠的敲打。

徐興夏冷冷的說道:「朱大人,如果你是我,會如何處理呢?」

朱燮元皺皺眉頭,明確的說道:「打敗他!消滅他!」

徐興夏點點頭,緩緩的說道:「我明白了。」

朱燮元忽然覺得自己很矛盾。

如果沒有徐興夏,林丹汗這樣的家伙,突然起來鬧事,朝廷還真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蒙古騎兵的戰斗力,還是很強的。以目前朝廷的軍隊,想要遏制林丹汗,根本不現實。大同鎮、宣府鎮、山西鎮的明軍,和林丹汗的鐵槊騎兵相比,根本不是對手啊。

當初,有人動議援助林丹汗,朱燮元就不是很贊成的。事實上,黃克纘也不是很贊成。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要看林丹汗當時表現的很恭順,很乖巧,很討朝廷的歡心,其實是有狼子野心的。這小子蟄伏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的崛起,為了以後的一統天下,橫掃八方。只可惜,他們的反對力量,顯得太渺小了。

當時贊成動議的,乃是首輔葉向高。葉向高是誰?是東林黨的老大!他還是朝廷的首輔,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葉向高提議的事情,東林黨的其他骨干,自然會搖旗吶喊,為他助威。東林黨上下團結起來,實力是很強大的,連萬歷皇燕京難以扭轉。偏偏他們兩個,和東林黨的關系,都不是很好。

他們兩個,一直都覺得,葉向高和東林黨的那些人,都太短視了,他們只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卻忽略了長遠的弊端。為了得到好處,林丹汗著實是乖巧了一陣子,似乎和明朝廷的關系很好,但是,在拿到了那些騎兵裝備以後,他就慢慢的變了。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林丹汗已經逐漸的不將明朝廷放在眼里了。

同時,要說葉向高和其他東林黨的骨干,沒有得到林丹汗的好處,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是用腳後跟都能夠想到的事情。如果沒有好處,他們憑什么答應林丹汗的請求?他們和林丹汗非親非故的,哪里有照顧的可能?再說,一次就照顧五萬套騎兵裝備?那也太厲害了。

唉,可恨又可怕的東林黨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