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要南明的錢,要北明的命(2 / 2)

……四月底,徐興夏終於回到了寧夏鎮。剛剛回到委員長官邸,徐興夏立刻召開了政務委員會緊急會議。他從嘉峪關出發的時候,就已經派遣快馬發出了相關的命令,通知有關負責人。因此,政務委員會的二十多位委員,都全部都到齊了。

在徐興夏這個最高委員長屬下,有政務委員會、軍事委員會、裝備委員會、法律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商業委員會等多個機構。他們都是對徐興夏直接負責的。相互間,則是平等的互不統屬的關系。每個委員會,都有一個主任,七個到十三個常委,大約二十五名左右的委員。一般來說,主任是委員會的曰常負責人,直接向上級負責。但是,主任沒有權力任免同級別的任何常委或者委員。

這次明王朝內部發生政變,受到影響最直接的,自然是政務委員會了。因為外交司就在這個委員會的管轄之下。白衣軍和北明、南明的關系,要怎么定位,都需要徐興夏來拿主意。說實在的,朝廷居然會出現南北分裂,這讓很多的政務委員,都感覺匪夷所思。在此之前,誰也沒想到,福王黨居然潛藏有這么大的力量。

這次會議的核心內容,就是確定白衣軍和北明、南明的關系。明王朝的局勢變得如此的混亂,在整體上,對白衣軍是絕對有好處的。燕京和南京之間的爭奪,越是激烈,越是寸步不讓,越是兩敗俱傷,對白衣軍的好處就越大。但是,到底要怎么樣,才能將這些好處變成現實,還需要一個明確的指示。

「委員長!您好!」左光斗規規矩矩的問好。

左光斗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級別的會議。當然,這是徐興夏特批的,他可沒有資格被選拔為政務委員。徐興夏不奢望左光斗會全心全意的為自己做事,死心塌地的為白衣軍效力。但是,如果將左光斗看做是南明提前派來的代表,那還是相當有用的。

在召開政務會議之前,徐興夏早就決定好了基本的方針政策,那就是要南明的錢,要北明的命,用南明提供的財富去消滅北明。要是有多余的軍費,還可以積極的對外擴張,將葉爾羌汗國納入版圖。只要做到這一點,白衣軍盪平北明,幾乎沒有難度了。搞定了北明以後,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南明,還不是想怎么搓就怎么搓?

其實,白衣軍同時對北明和南明開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樣一來,付出的代價,可能要稍微大一點。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消滅敵人,乃是最基本的原則。白衣軍目前只有精銳的騎兵部隊,缺乏精銳的步兵,又沒有海軍之類的,自然是拿北明先開刀最劃算了。等北明消滅得差不多,新組建的步兵和海軍,應該也准備得差不多了。

目前的南明,最大的特點,就是有錢。江南的財富,本來就是天下最多的,特別是在東南半壁。後世俗稱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是出現在蘇州、常州、松江一帶。這里的手工場數量,占據了全國數量的九成以上。除了京城之外,這塊區域聚集了明王朝境內最富有的一群人。他們擁有的財富是驚人的。他們創造財富的能力,也是相當驚人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白花花的銀兩,涌入他們的私人庫房。

當時的中國,基本上還算是世界的財富中心。即使是在大航海時代以後,世界貿易依然是中國占據主流。明王朝售出的瓷器、茶葉、絲綢等物資,就好像是三個巨大的漩渦,不斷的將世界各地的財富,都源源不斷的吸收到明王朝身上。不管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新興的國家,如何在其他地方不斷的發現金銀財富,最終,這些金銀還是通過貿易的方式,流入大明朝境內。

說朝廷的太倉庫,沒有什么銀兩,那是正確的。朝廷賦稅收入的確是在逐漸的枯竭。但是,如果說明王朝沒有銀兩,那就是瞎說了。當時全世界五成以上的銀兩,都集中在明王朝境內。如果按照絕對數來計算的話,至少有三億兩以上。稍微樂觀一點的估計,甚至有可能達到五億兩以上。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