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軟盤技術革新(2 / 2)

科技權杖 糟扯 1287 字 2020-11-11

總之,這年頭的軟盤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和弊端,體積大、質量差容易壞、使用前必須格式化、容量小,這些也許這對於其他人是無比頭痛的問題,但是這對於姚冬來講,這無疑是給了他以小博大快、致富的靈感。

軟盤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後世硬盤和u盤的前身,它目前代替了硬盤在電腦中的位置,除了處理器中預存的計算機指令,人們使用的文件以及程序無疑都是儲存在軟盤上的。

軟盤本身的制造技術原理也是非常的簡單,從原理上來說,一張軟盤分成若干個磁道,每個磁道又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扇區存儲512個字節。

磁道是一組同心圓,一個磁道大約有零點幾個毫米的寬度,數據就存儲在這些磁道上,就拿姚冬現在使用的單面36okb軟盤來說吧,它有8o個磁道,每個磁道有9個扇區,只有一面可以存儲數據,我們能這樣計算它的容量:8ox9x5。

再從制造技術上來說,軟盤實際上只包括兩部分:一張塗有磁性材料的薄薄的塑料圓盤,以及一個保護性塑料封套或硬殼。

想明白了這些,姚飛便把軟盤的原理和大致的制造技術教給宮雲和大胡子艾布特他們這組人後,姚冬就繼續當起來甩手掌櫃。

公司雇佣員工是用來做什么的,還不就是專門為公司排憂解難從而創造價值的么,要是自己說的這么清楚明白她們還一無是處、拿不出實質性的成果的話,那就真應該將他們打到撒哈拉那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種地去了。

時間過去大半個月,在消化掉自己給他們灌輸的知識之後,這幫人沒有辜負姚飛對他們的希望,和市場上功能相同的軟盤已經能自我生產了。

而且還克服了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術,就是通過改進軟盤驅動器的讀寫操作和軟盤的制造技術,飛躍科技公司自行生產的軟盤在每次使用之前不必執行格式化操作,這樣就可以隨時在一張軟盤上完成間斷性操作,而不必象之前那樣需要不斷的備份,不僅極大的方便了計算機使用者,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計算機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而且也節省了軟盤使用者的成本,要知道這年頭的軟盤還是十分昂貴的,最差的也是過十美金起步,不像後世那樣幾十塊錢隨便就能買個多少個g容量的u盤一樣。

接下來只等施樂的噴墨打印機大賣就能立馬開始大批量生產了,現在缺的就是啟動資金,等有錢了將軟盤制造廠建起來之後,剩下的也只有慢慢提高生產工藝了。

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就算能解決姚冬也不想市面上的產品出現斷代,這樣完全不符合市場展的規律,產品的推出還是一代代的來比較穩妥也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要是自己立馬把u盤搞成爛大街的玩意,先不討論這年頭有沒有usb標准接口使用問題,光是這中間產生的多少代產品自己得從這世界少賺多少錢。

有錢大家賺,真要是甩了別人n條街,自己肉湯一鍋端,絕了別人的活路,自己有沒有日子過這還是個未知數。

這年頭雖然是法制社會,但是特權階層還是大大的有,姚冬現在自身連個自保之力都沒有,最好還是低調,能有多低調就有多低調的悶聲大財比較好。

至於以後的事情,那就以後再說吧,等自己有了自保之力,不懼任何人甚至任何國家威脅的時候,到時候自己大可以毫無顧忌的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