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沈默的抱負(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師 1669 字 2020-09-11

這在別地朝代也許不是難事,只要方法好,可以用中央財政統一搞一下嘛。但在大明朝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因為大明朝沒有中央財政。

按理說,戶部是國家財

樞,應該統籌全局,掌管著全國稅收的調配,自然力辦大事。可因為太祖皇帝不太懂經濟,覺著很多錢收上來再發下去,既浪費時間,又耗費財力,實在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所以他規定許多地方上該花地錢,就不要再往國庫里送了,直接坐收坐支吧。

比如說在國家財政中占據絕對大頭的軍費問題,便是由各個地方政府按照規定的數額,直接采買軍需,然後送到臨近的衛所去,軍費的流動直接省略了入國庫那一道。

諸如此類的狀況很多,都被老朱為了省事而省事了。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一邊是一年才收上三五百萬兩國稅的大明朝,另一邊老百姓卻被苛捐雜稅逼得活不下去的咄咄怪事。關鍵就在於,七八倍甚至十幾倍於國稅的稅銀,被地方政府合法但絕不合理的截留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戶部的作用也只能是,監督各個機構與地方政府的財務收支,所以才會有十三清吏司的存在。至於那些花錢的事情,都得由地方上自行解決,國家那點錢,還這留著給京官們發俸祿,給困難地區救個災,以及給皇帝修園子呢。

~~~~~~~~~~~~~~~~~~~~~~~~~~~~~~~~~~~~~~~~~~~

想明白這一點,戚繼光自己就放棄了,把每個省每個府的財政統一起來,集中管理,那可是與全體地方官僚為敵啊……還不如讓他單槍匹馬去消滅所有倭寇來的現實。

高漲的熱情煞那間低落許多,戚繼光自己起身將那張紙從牆上揭下來,呆立良久才嘶聲道:「難道,我大明的海軍要永遠無望了嗎?」

沈默從他手中拿過那張紙,小心的疊好,沉聲道:「相信我,我是這世上最希望大明朝有一支強大海軍的人,我會用我的全部,去實現這個夢想的。

」說著再將其遞到戚繼光的面前,聲音低沉而堅定:「收好我們共同的理想吧,等到可以實現的那天,你再將它還給我。」

戚繼光鄭重的點點頭,將那張紙片貼身收好。

當這個問題揭過去,戚繼光便極少對沈默的否決提出異議,進展無形中便快了許多。最終兩人用了三天時間,甄選出了八十八條可行的方案。

接下來便是依照著這些珍貴的材料,寫成最終的練兵大計,以及呈送總督衙門的報告了……很明顯,前者是純軍事問題,後者則是以政治為主。

兩人便分了工,戚繼光寫練兵大計,而政治上的事情,還是由沈默來處理比較妥當。

對於沈默來說,他這份報告的重點,不在於要將建軍思想闡述的多清楚,而在於如何打動當權者,也就是張總督。要知道這位張部堂可是總督六省軍務,便宜行事啊!也就是說,只要在這一畝三分地里,他認為可以干的,那就可以這么干!

如何才能打動上級,尤其是有些剛愎的上級呢?首先得讓他接受,也就是所說不要跟他的認識偏差太遠;其次得有新意,得拿出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來才行,拾人牙慧是不會得到認同的;最後便是讓他覺著這樣做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做到這三點,相信張經一定會被打動的。

想來想去,沈默覺著直接提出『編練新軍』有些驚世駭俗了……因為招募兵士一直是督撫衙門的權力,現在一個參將也想摻和進去,顯然是越雷池了。

在與戚繼光商量之後,他將第一個字改為了『訓』,訓練新軍,也就是說只要求將政府招募的新兵,劃一部分給戚繼光訓練,這樣就不會讓張部堂一看就罵娘。為了不讓張大佬覺著小戚不務正業,沈默特意加了句『末將以為殺賊練兵,可以並行不悖』。

然後就是體現特色,讓張大佬眼前一亮,覺著有益無害,沈默便從那些素材中,選取了兩條比較獨特,又不會讓張大佬罵娘的。一個是要求創立兵營,使部隊『退則後有可恃以更番,進則對壘可恃以無虞』。另一個就更獨特了,是要求設立專門火頭軍,士兵隨身攜帶干糧,隨時可以開伙,一來可以減輕戰斗部隊的負擔,二來也能更好的補給部隊。

待構思完畢,沈默便用戚繼光的語氣,寫成了一片絕不復雜的《新任寧紹台參將戚建言我軍二三事》的文移,掩蓋住了兩人這十幾天來構建的宏偉藍圖。

------------------------------------分割--------------------------------

555555,月票被落下了,大家誰還有票,幫幫忙呀,多謝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