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貢品之禍(1 / 2)

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1111 字 2020-06-18

黃文錦不是壞官,只是保守了一點,古板了一點,這樣的人充其量是個難以相處的人,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說他是壞人。

某個暴力打人還挖坑的家伙都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好村霸,黃文錦憑什么不是好人?

至於任內的官聲,在整個劍南道來說,黃文錦也不算特別出色的。

他的性格是守成。給他一方百姓,他能保證讓百姓不餓死,但無法做到讓百姓們都富裕。

這樣的官無法定論他是好官還是壞官,畢竟每個人的評價標准不一樣,但黃文錦對於瓷窯的看法,終究也不算是全無道理的。

一個小地方,忽然冒出一個貢瓷,對窯主和商人來說自然是好事,它代表著源源不斷的利益,但對於主政一方的縣令來說,那就不是好事了。

從貢瓷的燒制,到運送長安的過程,大唐是有一套嚴格的規矩的,瓷窯的規模要大,雇佣的窯工要多,運送的過程更是車馬簇簇,勞民傷財燒出那些瓷器不過是送進宮給天子和後宮嬪妃們賞玩,可長安宮闕怎知青城縣這個小地方的悲苦?

貢瓷若被定下,青城縣必然會有很多農戶無心種地,轉而去做窯工,那么青城縣每年的賦稅怎么辦?土地無人耕種而致荒蕪,地主們鬧起來怎么辦?運送幾千上萬件瓷器去長安,要征調本地多少民夫車馬?

這里面的連鎖反應太大了,貢品之事,對善於逢迎鑽營的官員來說是榮幸,但對於性格正直的官員來說,心里是深惡痛絕的。

因為貢品對地方的摧殘太深了,就拿很著名的典故來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尤其喜歡吃嶺南的荔枝,當今天子為了寵她,下令從荔枝采摘開始,便用快馬一刻不停換人換馬運來長安,要保證荔枝到長安皇宮送進楊貴妃的嘴里時,它仍然是新鮮的。

這一道聖旨不知害得沿途多少子民家破人亡,因為這是一條霸道的產運鏈條,無論願意或不願意,都必須要按天子的意志貫徹執行,為了楊貴妃喜歡的荔枝,嶺南不知廢了多少農田改種荔枝,多少子民餓死或淪為流民,多少運送荔枝的人和馬被活活累死。

所以後人蘇軾有一句詩形容這個著名的典故,「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說的便是這件事,用「濺血」來形容運送荔枝的過程,可見貢品之禍,何等的觸目驚心。

黃文錦害怕自己的治下青城縣也將步其後塵,看到文書上的「貢瓷」二字,當即毫不猶豫地否了。

為了全縣的gdp,貢瓷之事絕不可為。

「著人將那個瓷窯封了!」黃文錦臉現怒色,重重拂袖。

幕僚嚇得退了一步,隨即又上前小心翼翼道:「縣尊,封了怕是不妥……」

「勞民傷財之惡業,封之何來不妥?」黃文錦不滿地道。

「縣尊,那個瓷窯,聽說是三人合伙的生意,其中一個是瓷窯的主人,一個鄉村農戶小子,另外二人,是本縣的大商賈郝東來和石大興。」

黃文錦一怔:「此二人向來不共戴天,結怨久矣,怎會又合伙做起了生意?」

「商人眼里只要是有利益,縱是殺父仇人也能坐下來一起合作的。」

黃文錦眼中露出鄙夷之色:「果然是商人,不事勞作,只知逢迎弄巧,見利則趨,忘義逐利之輩,不可與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