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情有義(2 / 2)

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2768 字 2020-07-22

玉真公主好笑地看著她:「顧青這般翩翩少年,怎么可能沒人喜歡?你若不喜歡,便只能拱手讓人了。邀請顧青來道觀之前,我著人特意打聽了一下顧青此人,他可不僅僅會作詩,這個人呀,頗不簡單呢……」

「他……哪里不簡單了?」

玉真公主悠悠地道:「你既然無意,便莫來問我,你若有意,可自己去打聽,我什么都不會說。」

…………

顧青坐著自家的簡陋馬車匆匆下山。

不下山不行了,太尷尬了,昨夜顧青確實輾轉反側難眠,閉上眼腦子里便全是一片白花花的畫面,雖然昨夜所見非常短暫,不過是驚鴻一瞥,但該看到的全都看到了,車速太快,顧青有點暈車……

獨自坐在馬車里,顧青盤腿闔眼假寐,嘴角忽然一勾。

沒想到長得像混血兒也就罷了,身材竟也如此不凡,白。

往後在長安還是盡量躲開與萬春公主見面吧,不是尷尬的問題,顧青覺得自己很有可能會被她殺人滅口,畢竟女人向來是不講道理的,回頭她若越想越覺得吃虧,很難說她會冒出什么喪心病狂的念頭。

兩個時辰後,馬車進了長安城,從西面延平門而入,穿過豐邑坊,長壽坊,橫穿朱雀大道,快到東市時,顧青聽到馬車外面一陣喧鬧,伴隨著人群的尖叫聲。

顧青一愣,掀開馬車的車簾。

卻見東市外的安邑坊大街上,人群如洪流般涌走,看行人的神色滿是驚恐惶然,仿佛看到了洪水猛獸般。

片刻之後,顧青馬車方圓附近的行人已跑得一個不剩,緊接著,遠處傳來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顧青凝目望去,卻見一隊披甲的巡街武侯匆匆趕來。

再看馬車前方空盪盪的街道中央,一名中年男子渾身是血倒在地上,地上已流了一大灘鮮血,中年男子穿著頗為華貴,已沒了動靜,顯然人已死了。

男子旁邊站著一位魁梧大漢,大漢滿臉絡腮胡,眼神滿是戾氣,手執一柄匕首,匕首上沾滿了血,明明四周已無人,大漢仍將握匕首的手高舉向天,朝四周嘶聲喝道:「好教各位知曉,本人周橫武,殺人者便是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在殺人處等官府來拿問,莫牽扯不相干之人。」

顧青皺眉,僅僅一句話,他便聽出了游俠的味道。

「被殺者,長安東市祥福記掌櫃劉敬祖,我與劉敬祖無怨無仇,但我還是親手殺了他,為何?蓋因劉敬祖為富不仁,所賣絲綢以次充好,將上等的亳絲換成下等貨,福州一位商人不知情,進了大批次等貨回了福州,發現後趕來長安與劉敬祖爭辯道理,劉敬祖卻不認賬,轉而訴之官府,官府言稱無據,不予受案。福州商人家中債台高築,被逼無奈之下,上月全家老小共計二十余口喝了砒霜死了。」

「周某本是草莽行俠之人,立誓鏟盡人間不平事,聽說此事後,周某孤身來長安,等了數日得知劉敬祖的行蹤,今日將其擊殺於鬧市之中,殺人者周橫武無悔,坦盪認罪,但能為人間鏟了一樁不平事,告慰福州商人全家老小之冤靈,周某死亦無憾!」

「哈哈,痛快!此時若有酒該多好。」

說完周橫武扔掉匕首盤腿坐在街心,周圍行人隔著老遠悄悄窺視,又敬又畏地看著他,看熱鬧的人群里有幾個膽大的忽然鼓掌起哄。

「干得好!快意恩仇,鏟盡不平,真壯士也!」

周橫武聽著人群里的叫好聲,不由寬慰地仰天哈哈大笑,隨即大聲道:「誰能借周某一壇濁酒,周某今生還不起,來世定當報答。」

人群里敬佩周橫武的幾個人湊了酒錢,在旁邊的酒樓里買了一壇酒,壯著膽子小心翼翼遞到周橫武面前。

周橫武接過酒,笑道:「你莫怕我,我非嗜殺之人,若無恩怨,絕不向無辜之人動手,更何況你對我有施酒之恩,此恩來世再報。」

說完周橫武捧起酒壇,大口灌了半壇酒,放下酒壇擦了擦嘴,大笑道:「真正痛快了!」

巡街的武侯早已到了現場,一直在靜靜地等周橫武喝完酒,最後武侯們上前,用鐐銬將周橫武鎖拿,周橫武也不反抗,神色坦然地任武侯們將他押走。

空盪的街心似乎仍回盪著一縷俠氣。

熱鬧看完了,顧青吩咐車夫繼續走。

坐在馬車里,顧青的表情卻很平靜。

看俠客快意恩仇,鏟人間不平事固然痛快,可是如果這個世道處處需要行俠仗義的人來主持公道,那么這世道已變成了什么模樣?

如果所謂的正義只能靠這些草莽游俠來維持,官府卻無能為力,那么世道未免太可笑了。

最重要的是,「正義」二字由誰來定義?游俠嗎?

馬車到了常樂坊,顧青想了想,吩咐車夫去李十二娘府上。

進了李十二娘府,女弟子們正在院子里練劍,見顧青進來,女弟子們紛紛朝顧青行禮,有幾個女弟子行完禮後卻咯咯一笑,嬌羞地跑開。

李十二娘府上有客人,見顧青突然到來,李十二娘一喜,道:「不是去終南山的公主道觀了么?為何如此快便回來了?」

顧青笑道:「想李姨娘了,便提前回來了。」

李十二娘哼了哼,笑道:「恐怕想的不是我吧?懷錦那丫頭怎么回事?你去道觀這幾日,她每日都來我府上催問你何時歸來,你和她莫非……」

顧青嘆道:「好好的兄弟之情,李姨娘怎可誤會?我與三弟之純潔,天地可鑒……」

「好了好了,給你介紹幾位朋友。」李十二娘不客氣地打斷了他,轉身朝前堂內的三個中年男子笑道:「這位是顧家夫婦的獨子,顧青。他非江湖之人,如今官居左衛長史。」

三位中年男子立馬起身,朝顧青抱拳行禮。

顧青笑著還禮,同時不動聲色地打量三人,三人皆是一身勁裝武夫打扮,看抱拳的做派便知是江湖人,應是俠客之流。

其中一名魁梧大漢笑道:「我叫陳扶風,籍籍無名之輩,十多年前與令雙親在長安結識,陳某生平最為敬服者便是令雙親,可惜……」

李十二娘打斷道:「好了,莫提當年的事。每次見到你們這些故人便要重提當年,一次次徒惹傷心,所以我近年已不願再見故人了。」

陳扶風笑道:「好,不提便不提,說起當年的事,我也不好受。」

李十二娘對顧青道:「你來得正好,今早從青城縣送來一封書信,看筆跡是懷玉寫給你的,送信的人說,似乎有急事,張懷玉許以重金,八百里加急送來的。」

說著李十二年從懷里掏出一封信給顧青。

顧青心頭一緊,張懷玉從來不給他寫信的,這次不僅寫了信,還是八百里加急,顯然出了大事。

展開信匆匆看了一遍,顧青的神情愈見冷峻。

李十二娘看著他,好奇地道:「怎么了?懷玉在青城縣有麻煩了嗎?」

顧青將信遞給她,苦笑道:「張懷玉沒麻煩,麻煩的是另一個人……」

李十二娘接信看了一遍,邊看邊皺眉,道:「這個宋根生是你的朋友嗎?還是青城縣令?縣令怎可如此糊塗,輕易動豪紳的土地田產?」

顧青嘆道:「這個宋根生,一直有些天真,我只是沒想到他居然如此天真。」

想了想,顧青不得不辯解道:「說是糊塗倒不至於,宋根生拿問豪紳,顯然是縣內的土地和賦稅已到了迫在眉睫的關頭,豪紳或許行事過分了……」

李十二娘無奈地道:「這些話你跟我說有甚用?懷玉寫信給你,雖未在信中求援,但能看出她也很著急了,否則依那丫頭的性子,斷不會主動寫信的。接下來你打算如何辦?」

顧青沉吟片刻,道:「信里說,宋根生還未問出豪紳背後的人,我懷疑此人大有來頭,應是長安城的某位權貴,我想請李姨娘打聽一下,看長安城里哪位權貴在蜀州青城縣置有大量田產……」

李十二娘點頭道:「可能會費一些時日,打聽清楚應該不難,若打聽出了結果,你該如何辦?」

顧青嘆道:「當然是直接找到正主,把事情平息下去,宋根生畢竟是我從小到大的朋友,他惹下的麻煩,我來擔當便是。」

李十二娘眼里漸漸有了笑意,道:「記得你剛來長安時,臉上有笑,但眼中無情,我曾經有過憂慮,擔心你本性無情冷酷,沒想到你已慢慢在改變,如今的你,擔得起『有情有義』四個字。」

「放心,姨娘會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