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借兵除患(2 / 2)

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1552 字 2021-04-05

宦官李輔國躬著身子悄然上前,心疼地道:「陛下快去歇息吧,今日罷朝,陛下正好睡個整覺,瞧您的氣色不好,都瘦了一大圈了。」

李亨憂心忡忡地道:「內憂未消,外患未除,朕如何安睡?」

李輔國輕聲道:「陛下當保重身子,才能從容應對憂患,您的身子若垮了,可就萬事皆休,奴婢斗膽,請陛下移駕寢宮安歇。」

李亨看了他一眼,道:「朕囑你設察事廳,最近可有眉目?京中朝臣的府邸都有安排眼線?」

「大多安排了,有的是雜役,有的是護院,但是……顧青的府邸卻無法安排人進去,他府里的下人不多,而且親衛把控特別嚴格,奴婢恐生事端,不敢貿然行事,若激起顧青的反心,奴婢便是大唐的千古罪人矣。」

李亨嗯了一聲,道:「此事不急,以穩妥為上。」

李輔國又道:「陛下,昨日蜀中有奏報,太上皇已動身赴長安,約莫再過半月便回來了。」

李亨的臉色又陰沉了幾分,冷冷道:「告訴禮部,按禮制迎太上皇之駕,迎歸太上皇需要怎樣的禮儀,由禮部商議後奏於朕,禮儀必須隆重,但……不可逾制。」

李輔國明白了他的意思,急忙應了。

李亨臉色難看,李隆基回到長安後,或許會成為他心里的一根刺,甚至……會給剛剛太平安寧的長安城掀起一場風浪,而那個顧青,必然會在浪里游啊游……

稟奏了幾件事後,李輔國再次催請李亨去睡,李亨此時也有了困意,伸了個長長的懶腰,呵欠連天正准備回寢宮,誰知又有一名宮人來奏,李泌和郭子儀相攜求見。

李亨苦笑道:「看來是天意,今日朕怕是無法安睡了。」

宮人領來李泌和郭子儀,李亨在興慶正殿旁的偏閣中召見二人。

至德朝的一文一武兩大重臣相攜而來,所奏必是大事,李亨揮退左右,殿閣內只剩君臣三人。

李泌開門見山道:「陛下,臣有事奏。」

「奏來。」

「叛軍退回河北,朝廷本應起兵繼續北進平叛,奈何安西軍堅辭抗命,但叛軍一日不除,大唐社稷一日無法安寧,臣左思右想,決定向陛下請奏,如當初在靈州時商議時一樣,臣想以朝廷的名義向回紇借兵,助大唐剿平叛亂。」

李亨望向郭子儀,郭子儀面色不變,捋須闔目,仿佛沒聽到一般,李亨心中頓時了然。

看來郭子儀不太樂意向回紇借兵,他與李泌之間的政見不一,有了沖突。

「回紇借兵……自無不可,但回紇人的條件太高,朕無法接受。」李亨嘆道。

「陛下,臣可與回紇人再談談,當初回紇人說,朝廷除了供應他們的糧草和兵器外,還要允許他們在長安城內搶掠三日,如今陛下已還都長安,正是爭取天下民望之時,斷不可能答應如此過分的條件,臣願跟他們談一談,或者……國庫里調撥出一筆錢財給回紇人,不知陛下可願答應?」

李亨沉吟思索,神情猶豫不已。

良久,李亨望向郭子儀,客氣地道:「郭老將軍的意思呢?」

郭子儀睜開眼,緩緩道:「老臣以為,占據北方的叛軍其實已是強弩之末,不必勞煩回紇汗國出兵了,如顧青前日殿上所言,待明年開春後,安西軍便會開拔北進,徹底平定北方叛軍。」

李亨冷笑道:「顧青的話,朕能信嗎?」

郭子儀卻點了點頭,道:「老臣是粗鄙武將,朝堂上如何爭斗老臣不管,但老臣確信顧青不是失大義之人,就算日後顧青與陛下之間發生什么,但那是平叛以後的事了。大義當前,顧青一定不會讓天下人失望,他說明年開春出兵,那就一定會出兵。」

李亨搖頭,緩緩道:「安西軍是虎狼之師,顧青也有虎狼之心,安西軍不願離開長安,就是為了接管長安城的防務,未來還不知他會做出什么,朕實在不敢相信明年開春後顧青會答應出兵。郭老將軍,您的話說得太滿了。」

李泌也望向郭子儀,道:「郭老將軍,下官的想法與陛下的一樣,安西軍如今已自成一國,朝廷宣調已對他們無用,下官也不信顧青會出兵,他和安西軍的利益,在於占住長安,平叛不符合他的利益。」

郭子儀嘆道:「陛下與李先生皆不信安西軍會顧全大義,然而這兩年平定叛亂之戰,從函谷關到潁水,從襄州城到潼關,叛軍被打得陣腳大亂,不得不退回河北。安西軍付出巨大的犧牲,將士傷亡折損上萬,若顧青並無大義之心,他為何要與叛軍拼殺?留在南方坐等朔方軍和叛軍兩敗俱傷不是更符合他的利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