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2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411 字 2020-11-14

這在他看來,實在是太意外了

滿長安,誰不知房俊是個紈絝子弟雖然近年來屢屢有經典之詩詞流傳出來,前些時日崇賢館內與江南大儒王雪庵的一番對質,更是提筆成章驚才絕艷,但是他怎么會種地呢

盡管國朝將國民分成「士農工商」四個等級,農民看似只是略低於士人階層,但是實際上卻已然是最低等級的存在。工匠們掌握著祖傳的技藝,商人創造著大量的財富,農民與之相比,已然處於弱勢群體。

似房俊這等錦衣玉食的官宦子弟,怎么可能沒事兒去了解作物如何耕種

房俊奇道:「前輩沒聽過育苗之法」

他去年創新的育苗之法,今年已經風行關中,大多數有條件的農戶都已經采用此法,提前育苗。這竇靜身為司農卿,居然不知此事

竇靜大吃一驚:「難道此法當真乃是二郎所創」

房俊不解道:「前輩何以有此問」

當然是我開創出來的,沒有我,誰能把千百年後的育苗之法搬運到大唐

竇靜上上下下打量房俊,嘆服道:「市井之間競相流傳,說是此法乃是呼風喚雨房二郎所開創,只是老朽一直未肯相信。畢竟二郎一直以來的名聲,可不會令人相信你會沉下心來鑽研農事」

房俊郁悶了

名聲的確是個好東西,就因為自己以往的名聲不好,說起打架滋事人人能想起他,說起育苗之法,聽到名字也不相信是他開創的

看來,這次心血來潮編撰農書的主意,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一旦此書刊行天下,咱房二郎的名聲必然煥然一新,競相稱頌這可不是圖個虛名那么簡單,在這個無限推崇道德人品的年代,一個好的名聲,簡直相當於一道護身符

只要這本農書編撰成功,房俊的名聲必將天下傳誦,屆時說是免死金牌還差點,但是趨吉避凶絕不為過

既能將自己先進的農業知識傳輸天下,幫助更多的農民多打一石糧、多吃一口飯,還能提升自己的名聲,扭轉以往「棒槌」的破名聲,簡直一舉兩得

不說遠的,就是現在,竇靜對房俊的觀感就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一首一首經典到足可傳世的佳作,已經將房俊的地位推崇到士林的巔峰。

大唐的文化界最講究的就是「詩酒風流」,在八股文尚未出現的這個年代里,一篇不朽的詩篇傳世,便可以奠定一位文人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讓一介白丁憑此魚躍龍門,成為官員

而房俊的名詩又豈是一首兩首

可以說,大唐至今為止,在詩詞一道,房俊的成就足以碾壓所有的鴻學大儒

隨著崇賢館內「抄襲」事件的傳播,以及房俊多首名篇的流傳,現在的房俊雖然仍未擺脫紈絝的名聲,但是士林卻以及承認了他的地位。

不承認不行,人家詩詞寫得確實是好

現在有得知其在農耕之上亦頗有建樹,這地位可就不是提升一點半點了。

竇靜眼珠子轉了轉,心里打定主意,房俊提議的這部農書必然要完成,只不過

竇靜忽然一臉緊張的看著房俊,正色說道:「司農寺是個窮衙門,沒錢印書,更沒錢滿天下的發行。咱丑話說在前頭,二郎可別打司農寺錢庫的主意」

房俊一臉黑線。

這個招待客人用茶沫子的老吝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