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晉王破案(下)(1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801 字 2020-11-14

</br>面對高士廉這位舅姥爺,即便是心高氣傲的晉王殿下,被罵了也得忍著……

李治盡管心里膩歪,臉上依然陪著笑,施禮道:「是本王唐突了,因有急事登門,來不及通稟,還望寬宥本王之失禮。」

這話鮮於氏一介婦人便不能插嘴了,還有高士廉這個家主在座呢。

高士廉眼皮撩了一下,面無表情,生受了李治這一禮,淡淡問道:「未知晉王殿下冒雨光臨寒舍,所為何來」

有些失禮了,不過李治也不敢生氣,人家確實有倚老賣老的資格,只好長話短說:「父皇交托本王差事,命本王調查長樂公主與房俊流言的真偽,本王不敢怠慢,自然竭盡全力。只是在調查流言之時,卻捉住一個平素與貴府有貨殖往來的商販,有數人證實都是從他處第一次聽聞流言之事。經他招供,他對於長樂公主與房俊之事亦不過是聽旁人所說,而他供出的這個人……便是貴府的二管事。」

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高士廉卻氣得差點鼻子都歪了……

和著抓造謠的都抓到老子府上了

強自抑制著勃勃怒氣,高士廉摁在桌上的指節已經泛白,瞪著一臉無辜的李治,咬著牙道:「既然如此,殿下何不將人犯即可羈押回衙門里頭嚴刑審訊,看看到底是否有幕後主使,若是有,這個主使又是何人,膽敢污蔑公主構陷大臣視律法如無物」

晉王清秀的臉上滿是尷尬,搓搓手,愧疚道:「本王知道您老很生氣,可是本王也很為難……父皇交待的差事本王哪里敢有半分疏忽為防貴府的二管事畏罪潛逃,本王不得不冒雨前來上門抓捕。其中唐突得罪之處,亦深感惶恐,還望您老多多寬恕本王年幼無知,過幾日朝會,本王定然當眾請罪。」

言辭誠摯,態度懇切。

卻把高士廉給氣笑了……

這位晉王殿下小小年紀,卻深得官場厚顏無恥之神髓,嘴上說得花團錦簇態度擺的和諧端正,下手卻是又狠又辣直接拿棍子往人家肺管子里戳……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高士廉怒極而笑,點點頭,淡然道:「即是如此,老夫豈能阻礙殿下辦事人犯即便是老夫府上的人,但若是當真作奸犯科,老夫又豈敢包庇殿下盡管將其帶走,按律辦事把。」

巴掌都打到臉上來了,隨便你們怎么樣吧。

一旁跟隨前來的李義府暗暗著急,心道可不能將人帶回衙門,若是那樣不僅等同於狠狠剝了高士廉這位兩朝元老的面皮,更有可能被人構陷為嚴刑逼供,那可就徹底淪為被動了。

似高士廉這等資歷深厚、黨羽遍布朝堂的一方大佬,豈能這般得罪

孰料晉王李治固然年輕,卻絕對不辦傻事,聞言連忙道:「申國公說得哪里話本王進府抓人,乃是因為國法所在、皇命所在,未敢有絲毫懈怠。現在人既然已經抓到,又怎能不顧及申國公的情面若是本王將人帶回衙門審訊,定然會被心懷叵測之人謬傳為本王顧忌申國公的身份,害怕申國公從中阻撓、干預司法,這才不得不回避……若真是那般,本王當真無顏愧對申國公了。」

李義府微微有些震驚,瞅了瞅一臉稚氣的李治,心中有了一些眉目。

恐怕今日晉王的主要目標非是那個什么高家的二管事,那不過是一個筏子而已,真正的手段都是為了申國公高士廉准備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如此陰險狡詐的計策恐怕非是年輕識淺的晉王殿下能夠綢繆得出,難道是那位被稱作「陰人」的那位

高士廉卻並未敲出其中端倪,只是以為這是李治想要繼續打他的臉,在他的府上審訊他的人,簡直豈有此理

「呵呵,好好好,殿下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銳意迫人啊既然如此,那就在這里審」

高士廉死死的憋著火兒,冷笑說道。

「既然申國公同意,那本王自然卻之不恭。來人吶,將那人犯帶上來」

「喏」

幾名百騎退出門外,高士廉擺擺手吩咐家仆為晉王李治增設了座位,讓其坐在自己身邊,並沒有主動起身將主座想讓。若是太子在此他或許會起身讓座,但是區區一個乳臭未干的晉王就想讓他讓座……還不夠格。

晉王倒也不為己甚,一點兒都沒有不悅的神色,笑嘻嘻的在座位上坐了,還主動將侍女遞上來的茶水接過,親自替高士廉面前的茶杯斟滿。

高士廉一臉無語,生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只能搖頭嘆氣……

未幾,房門洞開,濕涼的空氣夾雜著一蓬雨水被風裹挾著飄了進來,一個渾身濕透的中年人被兩名百騎悍卒押著走了進來,而後兩個兵卒動作嫻熟劃一的在中年人後退膝彎狠狠踢了一腳,中年人慘哼一聲,雙腿受力不住,「噗通」跪倒在堂下。

鮮於氏驚叫一聲,想要起身怒叱,卻終又忍住。

她固然剽悍跋扈,卻也知道當著皇子的面、審訊皇帝交辦的差事豈是她一介女流可以干預的

只是一雙通紅的眼珠子卻瞪著晉王,眼里的不忿、惱火、羞惱……七情雜聚、五彩紛呈。

晉王李治渾然不以為意,他根本就沒看鮮於氏一眼,只是恭敬的對申國公說道:「此處以您為尊,要不由您來審」

高士廉哼了一聲:「殿下乃是金枝玉葉,您的面前,誰敢為尊殿下這般抬舉老臣,實在是令人惶恐,若是不知情者聽聞此事,說不得還以為老臣倚老賣老、欺辱殿下呢。」

一番話不咸不淡夾槍帶棒,說得李治面紅耳赤。

到底還是欠缺了閱歷城府,略微占得上風便有些沾沾自喜,想要一舉將高士廉壓制住,卻不料被人家反唇相譏,丟了不大不小一個臉……

自討了一個沒趣,李治不在撩撥高士廉,肅容道:「人犯可曾驗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