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兕子婚事(1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343 字 2020-11-14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天唐錦綉最新章節!

長樂公主見到房俊神情,頓時疑惑道:「剛還說你並非故意攪合兕子的親事,這會兒又是這般神情,你到底想要干嘛?」

房俊苦笑道:「微臣何曾有那等心思?只是覺得韋正矩此人並不太適合晉陽殿下,非是良配啊。」

歷史上,固然後來高宗李治推翻了自己先前的認定,准許韋正矩與新城公主合葬,但是其中未必就沒有政治妥協的意味。

李治絕非沖動魯莽之人,甚至可以說是極為冷靜、深謀遠慮,他能認定新城公主之死與韋正矩有關,將其賜死且流放其親族,豈能單憑臆測,而毫無證據?後來推翻先前認定,未必純粹。

需知道那個時候高宗李治已經將長孫家族徹底干翻,盤踞關中數百年的關隴貴族分崩離析,朝中權力階層出現一個短暫的真空時期,山東世家、江南士族則趁機崛起,攫取權力,朝堂趨於失控狀態。

李治急於倚助京兆的韋、杜,河東的裴、薛、柳等等家族來把持朝政,控股統治。身為帝王,字不能以己身之喜惡率意行事,由此「平反」韋正矩,殊為不可。

總之,韋正矩與新城公主之死難脫干系。

這樣一個人,房俊豈能讓他娶了晉陽公主?在他心里,與其說晉陽公主是一個小姨子,不如說是閨女來得更恰當,那是一絲半點的委屈都不願意讓她遭受的……

長樂公主秀美緊蹙,狐疑的看著房俊,想要分辨他這話的真偽,到底是韋正矩確非良配,亦或是他干脆就是不想讓兕子成親……

不過見到房俊一臉凝重,便知道是自己多心了。

這個男人的確算不得持身守正的君子,卻也絕非口是心非的小人,他既然說韋正矩非是良配,那么必然有正當而且充分的理由。

「不過這樁親事乃是東陽姐姐提及,宮里楊妃、燕妃、韋妃都頷首同意,就等著行文說與父皇知曉。按理說,京兆韋氏乃是世家名門、底蘊深厚,又一貫不大與關隴貴族攪合在一起,等得了諸位妃嬪之應允,父皇一般不大會拒絕。」

長樂公主有些擔憂。

房俊自然知道她所說卻是事實。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這句話從漢朝就開始流傳,直至今日依舊有人提及。

漢朝之時,魯國鄒縣人韋賢號稱「鄒魯大儒」,不僅精通《禮》、《尚書》,並傳習《魯詩》,產生了韋氏《魯詩》一派,奠定了家族的經學傳統。韋賢後被征召為博士、給事中,為漢昭帝之傅,又出任光祿大夫、詹事,至大鴻臚。

漢昭帝駕崩後,韋賢與霍光等共同尊立漢宣帝繼位,賜爵關內侯,任長信少府,本始三年,韋賢升任丞相,封扶陽侯,食邑七百戶,權傾一時。

韋賢有四子,除第三子韋舜留居鄒魯守家族墳墓外,其余諸子均遷至長安平陵,第四子韋玄成後繼承扶陽侯爵位,先後任太常、少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永光二年任丞相,徙居長安杜陵。

韋玄成之侄韋賞又因任漢哀帝定陶王時期的太傅,被提拔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封關內侯,宗族中擔任二千石一級官吏的有十余人。

京兆韋氏在西漢父子丞相,四世封侯,成為關內著名大族。

漢魏以來,關隴地區一直是漢族傳統文化之淵藪所在,特別是自晉末喪亂以來,許多文人志士多避難於此,北方胡族入主中原,人數亦較少,為維護其長期統治,不論是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依靠占人口多數的漢族,他們都必須而且首先要在文化上與關隴地區的地主階級取得認同,必須同他們建立起牢固的政治軍事同盟。

關隴集團的發展軌跡便是如此。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了所謂的關中四姓——京兆韋氏、河東薛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這是漢魏以至隋唐時期關中地區的主要士族領袖,在關中地區擁有很大的名望以及根脈。

李二陛下打壓關隴貴族,卻也戒備山東世家、江南士族,此等情形之下,扶持「關中四姓」便成為政治需要。

與京兆韋氏聯姻,更能夠得到整個關中士族的支持。

而且房俊知道,歷史上高宗李治也是在此等形勢之下扶持「關中四姓」,使得京兆韋氏成為「李武韋楊」集團的一部分,京兆韋氏終唐一朝達到家族興盛之巔峰,官至宰相者幾近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