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局膠著(1 / 2)

天唐錦綉 公子許 1330 字 2020-12-30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天唐錦綉最新章節!

遼東戰局不順,即在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唐軍攻破安市城,將高句麗在遼東的所有據點清掃一空,繼而攻陷泊汋城,強渡鴨綠水,一路勢如破竹狂飆突進,高句麗軍不能抵擋,順利攻至平穰城下,陳兵外圍,形成圍困之勢。

平穰城僅只剩下城外的數座山城以及城池,卻並未出現崩潰之局面。

平穰城內軍民反而在淵蓋蘇文率領之下同仇敵愾、戰意昂揚,不斷與唐軍展開激戰,互有勝負。因平穰城內聚集了大量糧秣輜重,故而底氣很足,雖被圍困卻絲毫不亂。

唐軍雖然可以借助水道輸送補給輜重,但天寒地凍,唐軍多有不適,且兵卒遠離家鄉將近一年,思鄉心切,士氣難免衰頹。

由此形成相持不下之局面。

看似唐軍圍城終有一日破城而入,但是這一日卻不知何時能夠來到,對於唐軍之士氣、輜重之補給都是一場嚴峻至極的考驗。

形勢不容樂觀。

……

李承乾輕嘆一聲,婆娑著茶杯道:「本以為父皇御駕親征高句麗乃必勝之事,高句麗偏居遼東一隅,天軍所至定然無堅不摧、攻無不克,翻掌間皆可將其傾覆,其版圖並入大唐之內,孰料卻是這般戰況膠著、曠日持久。」

蕭瑀、馬周低著頭喝茶,默不作聲。

這句話確實不好回應。

抽調精兵強將數十萬,發動舉國之力,卻依舊未能將高句麗一舉盪平,反而使得國內空虛、朝局動盪,平穰城依舊屹立不倒。

是高句麗太過頑強?是唐軍名不符實?亦或是李二陛下指揮不當、三軍不肯用命?

任何一個原由,都可能引發不必要之動盪,故而此刻只能三緘其口。

李承乾也覺得自己這個話題有些僭越了,畢竟眼下是父皇御駕親征,大軍一路平趟攻無不克自然是父皇的功勞,可若是戰事膠著甚至損失嚴重,那自然也是父皇的鍋……

身為人子,不能妄議父親之得失,身為太子,那就更不能出言無狀。

他果斷轉變話題,對蕭瑀道:「西域之事,應當盡快讓父皇知曉,懇請父皇降下旨意,吾等也好依旨行事。其中對於關隴之揣測、長孫家內部之爭斗,都毋須諱言,當一一分說清楚。」

李二陛下之威望,不僅舉國上下無人能及,便是古往今來,亦是君王之中極少數者。

只要李二陛下活著一天,那些魑魅魍魎就只能在背地里暗戳戳的謀算籌劃,卻不敢堂而皇之的行下大逆不道之事。

且長孫無忌隨行軍中,關隴門閥之前途大可由李二陛下與長孫無忌商量著決定。

無論何等決策,都比李承乾在長安折騰來得穩妥。

蕭瑀頷首道:「老臣正在書寫奏折,今晚回去之後熬一熬,明早就能寫好,拿來給殿下過目之後,再送抵遼東。」

若是往常,他的奏疏自然不必讓李承乾過目征得用意,大可直接發往遼東送抵陛下面前御覽。

不過眼下他已經越來越傾向東宮,覺得李承乾大有可為,故而此舉也算是昭明心跡,向李承乾宣誓效忠。

李承乾欣然道:「如此甚好!」

房俊的確權力很大,但是房俊的影響力大多在軍中,於朝中卻未有太多話語權。蕭瑀則不同,身為清流領袖,朝野上下無數文官依附在其麾下,即便是作為文官一系潮頭的御史台,上上下下也多為蕭瑀之門徒。

與之相比,劉洎倒是更像一個傀儡……

有蕭瑀的鼎力相助,可謂文武兩方都有了堅定之根基,儲君之位愈發穩固,大業可期。

而隨著關隴門閥之傾頹,給於雉奴的助力便越來越小,此消彼長,形勢自然越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