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上古八姓(2 / 2)

你丫就是個孽障,一天不給人找事閑的是不是?

劉洪沒好氣的說道:「你就作吧,總有一天作死你。」

說完頭也不回的離去,他跟這個人渣多說句話都欠奉。

鄭玄卻是好脾氣,拉著曹昂的手說道:「去京一大轉轉,你小子腦子活,想法跟正常人不一樣,說不定能幫上點忙。」

曹昂:「……」

什么叫跟正常人不一樣,誇我呢還是損我呢?

他有心不去,卻執拗不過鄭玄只好跟著。

沒辦法,鄭老頭可是有王杖的人。

在大漢誰都能惹,唯獨這種七八十歲,拄著銅質鳩鳥拐杖的人不能得罪,否則……

跟著鄭玄離開司空府,坐車趕到京一大,進入會議室後曹昂震驚了。

寬大的會議桌上擺滿了書稿,拿起一張一看,上面寫的竟是姚姓的起源。

相傳五帝之一的舜生於若水,居於地丘,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又相傳……

總之,關於姚姓起源的傳說很多,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鄭玄他們也不知道,索性全寫了出來。

姚姓之後又是媯姓。

單單上古八姓的起源就寫了無數草稿。

所謂上古八姓指的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八個姓氏。

又說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妊八姓。

至於哪個為真,年代久遠無從考證。

人類最初實行的是母系氏族,所以上古八姓都帶著女字旁,現在的姓氏超過九成都是從八姓中分離出來的。

比如堯帝叫姬放勛,舜帝叫姚重華,禹帝叫媯文命,三位華夏人祖都是出自八姓。

也就是說,只要認真找,總能在八姓中找到一個自己的直系祖宗。

就拿他們曹家來說吧,往上追溯的話能找到兩個源頭,一個是火正祝融支系,有些什么人他也不太清楚,一個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周文王支系。

據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母弟姬振鐸被封於曹,建都曹丘,其後人也就姓曹了。

曹姓做為分系支姓,排在姬姓這個老祖宗前面確實不太合適。

「這還只是部分,更多的在倉庫里堆著呢。」鄭玄解釋道:「上古八姓分了哪些支姓,支姓中又出過哪些名人,對華夏做過什么貢獻,這些都得琢磨清楚,以免誤導後人。」

「禹帝建立夏朝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數千年來對華夏做過功績的先賢數不勝數,他們的功績咱們後人又不好評判。」

「更重要的是,夏朝以前的書籍缺失的太嚴重,想要參考都找不到資料,唉,你給我們這群老頭出了一個大難題啊。」

曹昂翻著白眼一臉欠揍的說道:「慶幸吧你,我要不弄出宣紙,讓你們用竹簡記錄這些,你們更難過。」

「我就納悶了,你們為什么非得往上追溯呢,直接沿用我那一版不行嗎?」

鄭玄沒好氣的說道:「當然不行,排名之事豈能胡來,你告訴我,論起源論功績,錢姓有什么資格位列《百家姓》第二?」

曹昂眼睛一斜,說道:「你直接說曹姓有什么資格位列第一不就好了,干嘛拐彎抹角。」

鄭玄:「……」

這不是怕傷你和你爹自尊嗎?

你小子不是一般的欠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