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2章 前往泰山(2 / 2)

車站早已被重兵把守,曹昂一行剛下車就被接到洛陽驛館,休息一夜明天出發。

洛陽雖是前漢舊都,這幾年的發展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大魏國都在長安,北邊有燕京(新都),南邊有金陵,長安燕京新都呈三角形將洛陽包圍其中,如此一來洛陽的政治地位自然日漸下降。

更關鍵的是洛陽離許都太近,只有三百多里,開車幾小時便到。

許都是大魏舊都,朝廷雖然遷到了長安,對許都的重視卻沒降低,畢竟是龍興之地嘛,在朝廷政策的故意傾斜之下,洛陽的經濟被許都虹吸走了大半,政治地位不如三京,經濟地位不如許都,能發展起來才怪。

洛陽畢竟做過都城,再落魄也是能排進大魏前十的存在,支撐他們這隊人馬的供應還是沒問題的,曹昂索性在洛陽城內逗留了半天,帶著劉曄曹仁等人在街上轉了轉,直到中午才乘車趕往許都。

數十年過去,許都與當年朝廷遷離時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昔日的城牆雖沒推倒卻也變成了內城,人來人往的很是繁花。

城中百姓得知曹昂回來,老早便聚在車站外等待,逼的城中警察不得不出來維持秩序。

「吾皇萬歲,吾皇萬歲」百姓在車站外組成人牆,看見曹昂車架無不歡呼,曹昂見此再也坐不住,打開天窗探出身子,熱情的朝百姓揮手。

圍觀群眾更加激動,「吾皇萬歲」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也能理解,作為大魏舊都,許都的百姓天生自帶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隨著朝廷遷都逐漸消散,城內的百姓對此是相當失落的,現在帶給他們優越感和榮譽感的皇帝回來了,誰能不激動。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旅游過的地方偶爾回憶起來都想再去一遍,看看與上次有什么不同,更別說生活過的地方了。

曹昂在許都生活多年,對許都的感情不比對長安的少,因此在許都逗留了整整三天,帶著劉曄楊修等人走遍了熟悉的每個角落。

昔日的皇宮和司空府已經拆遷,成了大型商場。

是曹昂下旨拆遷的,當時百官建議留著做皇帝行宮,哪天過來還能住上幾天,曹昂卻執意拆遷,給出的理由是許都地處中原,土地肥沃畝產喜人,皇宮和司空府卻占著大量土地沒人居住,純屬資源浪費,送給衙門做辦公地點吧又沒人敢去,索性拆了還地於民。

說真的,拆掉皇宮曹昂心中也是很不舍的,但占著確實浪費啊。

商場建成之後生意格外火爆,不管百姓還是客商,只要有機會寧願多跑幾十里也要來這邊買東西,美其名曰沾沾龍氣。

此次前來,沒看到皇宮和司空府雖然有些失落,但看到熱情滿足的百姓,曹昂覺得一切都值了。

第四天早晨曹昂離開,中途沒再停留,一路趕到泰山郡治奉高。

城內的行轅早已備好,官員順利入住,靜等封禪大典開始。

剛剛住下錦衣衛就給曹昂送來一個好消息,在日南作亂的楊元意等人向官府投降,已經在押回長安的途中。

曹昂得知松了口氣,他還真怕這群小家伙在封禪期間整點幺蛾子,那樣的話可就太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