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結束的開始(一)(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590 字 2020-06-19

等信使出去之後,蔡元培無力的坐在空無一人的屋子里面,他不僅在想著北洋什么時候開戰,他也同樣疑惑人民黨為什么到現在還是毫無動靜。

人民黨當然不可能沒有動靜,1913年就有同志認為全面解放戰爭會爆發,1914年人民黨繼續作戰,外國也試圖干涉中國事物,人民黨內認為全面解放戰爭會爆發。陳克都力排眾議,要求根據地按部就班的完成征兵、訓練以及工農業生產工作。

到了1915年,北洋進入了大規模擴軍訓練的階段,人民黨內部的同志在這方面都有足夠的經驗。北洋軍號稱200萬,這種規模的軍隊沒有一年多的訓練裝備,根本不可能普遍擁有戰斗力,特別是擁有配合作戰的能力。根據人民黨情報部門收集確定的情報,北洋軍號稱的指揮中心連作戰參謀都沒有配齊,更不用說已經有的參謀基本都是辦事員,根本沒有作戰經驗。所以大多數同志都認為全面解放戰爭會在1916年下半年開打。

與前幾次一樣,陳克又出來力排眾議,他認為北洋的戰爭會在1915年8月左右開始。同志們不敢不信,他們要求陳克給出明確的理由。到了1915年4月底,陳克終於召開了人民黨全國代表會議。在會議上陳克終於解釋了這個問題,「北洋面臨輸入性通脹的問題。根據最近的情報總結,輸入性通漲已經突破閥值,進入全面爆發階段。」

「輸入」是同志們通過輸血、輸水等具體事情建立起的概念,「通漲」則是上課時候學到的經濟學名詞。兩個詞分開,大家都明白,把兩個詞連起來,又給定了個「性」。同志們就感覺理解不能。

陳克也沒有讓同志們猜測的打算,他解釋道:「北洋遇到的輸入性通漲,指的是北洋的經濟體系之外的某個經濟體向北洋經濟體系內大量輸入貨幣。在經濟體系內部生產能力沒有全面得到提升的當下,貨幣流通量超過了交易量,導致的通貨膨脹。」

這么學術的言論依舊讓同志們感到難以理解,路輝天在這方面比較靈活,他第一個想明白了,「陳主席的意思是英國人給了袁世凱大量白銀,袁世凱把這些白銀鑄成銀元在北洋發行。英國人向北洋提供了輸入性通漲。」

有些同志明白了,但是有些同志還是不太明白,「這真金白銀的,又不是濫發紙幣。怎么能稱為通漲呢?」

人民黨實施了法幣體系,內部流通的是紙幣。對於貨幣發行,人民黨是非常擔心通漲問題。央行在發行貨幣的時候相當的小心,專門成立了項目審核部門,也就是國資委。紙幣這玩意若是沒有國家支持就是廢紙,擦屁股都嫌硬。而北洋的銀元卻貨真價實,在一些同志們的觀念中,這玩意極難與通漲聯系到一起。

「如果只是多了銀元,這不是問題。」陳克解釋道,「但是大量貨幣現在不是平均進入流通領域,而是針對性極強的在某幾個部門出現集中。北洋軍不能喝西北風,他們得吃飯。貨幣大量進入糧食購買體系。當下我們占據了黃淮平原這個產糧區。北洋單靠河北山東是沒辦法養活這幾百萬軍隊的。而且我為什么要說閥值?百姓也得吃飯,如果糧價在比較高的位置上維持一段時間之後,人民逐漸把手中的糧食給賣掉了。現在北洋沒糧,人民也沒糧。大家憋著勁等著今年夏收的糧食。」

「今年夏糧談不上豐收,卻也不是什么問題吧?」河南的同志緊挨著河北山東,他們對北洋今年的收成比較有發言權。

「就因為沒有問題,所以才會出問題。」陳克答道。

這種神棍般的發言讓同志們感到很是不滿,陳克在大事上經常如此,他總是靠著他自己明白的道理來推斷事情發展,只有在事後同志們才能夠理解為什么事情會這么進行。在事情發生前,無論大家怎么與陳克討論,總是會有一種驢頭不對馬嘴的感覺。所以不滿歸不滿,人民黨的同志們確定兩件事。第一就是按照陳克主席的思路去規劃未來的戰略。第二則是認真觀察與收集情報。以便在未來的研討會上能夠總結出問題來。

在人民黨中,能不能跟上陳克的思路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倒不是同志們的意見與陳克相左會帶來什么打擊報復,而是那些能夠理解陳克思路的同志都能夠得到更快的提拔。這是件不能忽視的問題。既然大家都尊陳克為領袖,尊陳克為導師,那么學生那里有不好好聽老師講課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