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士子(六)(2 / 2)

算了,睿郎已經不錯了,慢慢來吧。

所以當衙役報喜說秦空是探花的時候,整個許家都呆住了。

這種沒感情的詩詞歌賦也能中?老爹不明白秦空卻想明白了。

殿試的題目恰好跟一首著名的應試詩相似,所以秦空改改就交了上去。策問又恰好是秦空的長項,他歷經幾世,視野開闊,心胸寬廣,看問題的角度往往與眾不同又能令人豁然開朗。提出的解決方式往往高屋建瓴一針見血,有點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他在國家謀略上的才能。再加上秦空那在萬花谷練就的一筆好字,無人能出其右。

雖在感情表達上面微有瑕疵,但畢竟瑕不掩瑜,古人又堅信字如其人的說法,大家也就當他還年輕沒什么閱歷所以寫不出老練的文章來。

探花往往是年輕俊美的人,這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事,有時候就算你的成績比狀元好但你更年輕俊美,你也會被點成探花而不是狀元。於是年輕俊美的秦空就這么成了探花,即使他的文章有瑕疵。

瓊林宴上,秦空默默准備好幾首詩,幸好自古以來有不少新科進士留下了很多意的詩來,只要稍稍修改就行了。秦空一路過來倒也沒遇到讓他出丑的事。

「聽說探花郎乃是陛下賜的婚,小王探聽了一下才知道探花郎一出生就出家了,及冠才歸家。如此佛儒兩全,真是年少有為啊。」安郡王忽然笑眯眯地說。

「殿下過譽了,微臣的經歷的確如殿下說,卻不敢當殿下的佛儒兩全。此二家皆博大精深,微臣在哪家都是剛剛入門而已。」秦空不明白為什么安郡王看起來這么針對自己,畢竟從未有過交集。

「探花郎還俗前在哪家寺院?」安郡王仍是笑意盈盈地問。

「微臣曾掛單容林寺。」

「哦?很有名的寺廟呀,那你知道慧空大師在哪里嗎?」安郡王表現得就像真的對此很好奇一樣。

以慧空的醫術,皇家當然不會沒有他的消息,容林寺已經保證了皇帝真的非常需要的時候慧空會出現,皇帝才允許慧空離開寺院。不論安郡王知道的消息是慧空閉關還是離開寺院,現在安郡王都明知道秦空不可能知道慧空的消息還是這么問,明明就是在為難秦空。

「微臣的法號就是慧空。」雖然這里會武的人很多,越是家族長遠越是武功秘籍多多。高位的人普遍習武,所以生病的人也不多。但秦空在京郊的寺廟為很多達官貴人看過病,他本來就不覺得自己出仕後還能不曝光身份。

大殿里霎時間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錯愕地看著秦空,在這種場合可不能說謊,看秦空的表情也不像,不少人面面相覷起來。安郡王的臉色更是青白交加,極為難看。

「如此甚好。諸卿家滿飲此杯!」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皇帝,此話一出,宴會馬上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久久瞥秦空一眼。

瓊林宴就在這種奇怪的氣氛里落下帷幕。

秦空回到家跟老爹說了宴會上的事,徐修陽也很奇怪,「安郡王殿下向來聰慧過人,在士林之中頗有美名,怎會如此對你?難道是你以前觸怒了殿下而不知?」

秦空皺眉,這就是他討厭權貴的原因,什么都要琢磨來捉摸去的,彎彎繞繞地費腦。「我又不曾見過他,何來得罪之說?對了,安郡王如此年輕,是什么輩分?」

「安郡王乃是陛下長子,但陛下封他為安郡王的時候把他過繼給了果親王。」

「為何?」秦空吃了一驚。

「二皇子殿下出生的時候是命數有異,佛道儒三家都批命二皇子殿下將興天下,後來果然二皇子殿下聰慧異常,後來後宮里出了些事後陛下大怒,將大皇子和三皇子過繼了出去,同時立二皇子殿下為太子。」

「爹爹,你說會不會安郡王殿下厭惡的是佛道儒三教批命,覺得自己被過繼是因為有宗教來攪局,儒家在朝中勢力大,他要拉攏所以得罪不得,所以把怒氣撒到佛家上?而我恰恰是佛家的人,安郡王就把氣撒我身上?」

「呃……」老爹覺得秦空把自己仍歸為佛家有點奇怪,但也不想追究,認真想想秦空的說法亦覺得頗有道理。

「可是陛下年事已高,太子殿下必登大寶,為了表面的兄友弟恭,太子殿下必會對安郡王頗為容忍,到時我兒可如何是好?」許修陽皺著眉頭擔憂,「不然睿郎你辭官吧。」

秦空一愣,沒想到老爹這種傳統的士大夫會這么說,這樣對自己近乎溺愛了。秦空放柔聲音,「阿爹,不必如此,陛下給他的封號是安,又過繼了出去,明擺著是支持太子打壓他們,沒有了兄弟名分,太子也不必極為容忍。若連手下官員都護不住,冷了官員的心,太子還如何治理天下?」

「嗯,話雖如此,睿郎你見勢不妙時就要當機立斷,不可眷戀不去。」

「好。」

瓊林宴後秦空領職翰林院,這恰好滿足秦空的願望,在他看來跟書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