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呂布也是誘餌(1 / 2)

「大哥,你是希望呂布出現,還是不出現啊」孫權問道。

「當然是希望他出現了」孫策理所當然道,「呂布不來,我們的計劃豈不是白費了」

「怎么二弟你怕了」孫策看著孫權說道。

沒錯,這次是他們在算計呂布,但在呂布剛剛出現的時間內,在還沒有形成合圍之前,孫策跟孫權兄弟倆還是存在一定危險的。而且,就算在合圍過後,呂布身處死地,也不排除會有背水一戰的可能性,屆時,呂布一方會是不要命的打法,萬一呂布抱著死了也要拖一個人下水,或者拿孫權當人質的想法,孫權所面臨的風險,其實還是挺大的。

所以,孫權要說自己害怕了,孫策一點都不會意外。

不過,孫權真正在想的,卻不是這個。

「我只是覺得,呂布會那么容易上當」孫權不由說道,「當然,從呂布的性格來分析,他確實很容易上當。可是,這樣一來,隨便設個計都能成功,這戰爭豈不是太好打了我知道,每個人都有弱點,可行軍打仗,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呂布麾下也是有不少人才的。不說直接確定我們有陰謀,至少懷疑是在所難免的吧。」

「戰爭永遠都有風險,你永遠不知道敵人真正的想法。進攻,你可以猜想是佯攻,撤退,你也可以認為是詐退,要是真這樣遲疑不決,畏首畏尾,那也沒資格上戰場當將軍了」孫策回道,「果斷跟武斷,往往在一念之差,這種時候,越是自信的人,就越容易上當中計。」

「我不是那個意思。」孫權搖頭,「我不是說呂布會遲疑不決,選擇不來,我是想說,呂布來的話,他會不會做兩手准備他也要防著是陷阱的可能性吧」

「那你說,如果呂布要做兩手准備,他會怎么做」孫策反問孫權道。

「如果是我,我會兵分兩路,故意留一個部隊壓後。若是前軍真的被圍,那後軍立刻從背後突擊,里應外合,沖出一條血路來。或者,再做一手准備,同時派人在主營正面佯攻。」孫權說道。

「二弟,你的想法不錯。」孫策贊賞的點了點頭,「我雖然不能說你的想法有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兵分兩路,乃至兵分三路的話,那每一路的兵力都會變得很少。從整體來看,這樣的安排當然沒錯,但任何人都是怕死,至少是不想死的。如果你本人就在前軍當中,而你又擔心會中陷阱,那你是願意把希望寄托於隨時可能出現變故的後軍呢還是把所有力量全部帶在自己身邊,以安心」

這就是兩人截然不同視角導致的看待問題的差異。孫策因為自己就帶兵打仗當先鋒的願意,習慣性以第一視角看待問題,會想自己身在軍中會怎么做。而孫權不同,目前的孫權,還是一副玩策略游戲的心態,完全是上帝視角,沒把他自己代入其中。固然,孫權想法可能更理智一點,成功率也更高一點,但這樣的孫權,看到的卻是整體的成功,徹底忽略了個體的損傷。

就好比下象棋的時候,為了吃掉對方的帥,我棄一個車又如何可如果你自己就是那個車呢你做得到舍生取義嗎

「所以,大哥你的意思是,呂布只要會來,他要么是莽撞的沖過來,要么就是謹慎的帶大部隊沖過來」孫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