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後與少年皇帝14(2 / 2)

「謝太後。」

如此大費周章,究竟要做什幺

姜瑜不由得將視線移向燕珩肅著的側顏,後者在察覺到姜瑜的目光後,幾不可查的彎起了唇角,可待面對一眾大臣時,又迅速恢復成了那喜怒不形於色的天子。

當燕珩一開口,所有大臣都屏住了呼吸,凝神靜待。

「想必諸位愛卿皆知,近日朝堂不甚平靜,種種情事,乍看毫無關係,可朕派人探查後,卻發現實情似乎並不如此單純。」

「朕登基至今兩年來,自問上無愧於天,下不怍於民,在政事上盡心盡力,就連家事上,也聽從了諸位愛卿的提議,廣納後宮,以利開枝散葉,將燕氏一族的百年基業,帶向更繁榮昌盛的境地。」

燕珩目光如鷹,銳利螫人,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字字珠璣。「可卻不曾想,朕都做到這等地步了,竟還有人為一己之私,通敵叛國,罔顧百姓之性命,國家之榮譽,意圖推翻了這天下取而代之。」

這話一說出,朝中氣氛凝結至冰點,也不知是誰先高喊了聲。「請皇上明察。」接著,眾位大臣才好似突然清醒過來了,各種求饒聲此起彼落。

姜瑜看到現在,哪還有什幺不能理解的

怕是燕珩要算總帳了。

可叫她坐於這垂簾之後,又是要做什幺不待姜瑜深思,燕珩很快便解開了這疑惑。「更有居心不善者,妄魚目混珠,冒充朕之血脈」

這話一出,一片譁然,連姜瑜自己,也不可置信。

燕珩這話下的意思,莫不會真是她想的那樣吧

「而今,朕已掌握十足證據,念及諸位愛卿替這天下黎民百姓勞心勞力,雖在一念之差下,做出了愚昧的決定,然若迷途知返,及時糾正,也該有一改過自新的機會」

「就看諸位如何選擇了。」

燕珩話一說完,朝中靜默片刻,直到禮部尚書孫有為率先站了出來。「老臣如今已六十有三,正欲告老還鄉,享天倫之樂,求皇帝成全。」

姜瑜對此人印象頗深,當年由燕赤一手提拔,始終站在姜琪與祈王一派,能力中上,善於鑽營,就是不知這次祈王逃脫一事,與他是否有關係了。

燕珩聽之,連挽留的話都省去,即刻准了,禮部尚書跪下謝恩,大感皇恩浩蕩,一番情真意切的表示後,陸陸續續有前朝舊部,或以往支持其他皇子的大臣跳了出來,脫去頭頂千斤重的烏紗帽,重返一介平民。

待到下朝不久,姜瑜還恍恍惚惚的,翠荷又立刻過來稟告,說是皇帝適才下詔表示,經此一事,決意解散後宮,專心理政,退位之後,由昭王之嫡長子繼位。

如此,姜瑜還能有什幺好不明白的呢

只是想到前些日子的心灰意冷,對比現在所知原來一切都是燕珩計畫好的,徹底解了後顧之憂的計謀,心下不由得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