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到底是指點還是不指點呢(1 / 2)

4月19日,周二。

鷗圖科技。

會議室里,常友正在激動地向鷗圖科技的骨干員工們講述otto e1手機布之後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裴謙也在場,只不過臉色不是特別好看。

因為他總感覺似乎是在被鞭屍……

自從otto手機的布會火了之後,這個品牌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奇葩的品牌。

這里的「奇葩」是一個中性詞。

這個手機的缺點很明顯。

太重,而且基本上沒有任何的自主技術,全都是供應鏈技術和廠商代工,在各項參數上只能說是比較均衡、比較水桶,並沒有任何讓人眼前一亮的黑科技。

包括手機的系統,更接近原生艾卓的生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干凈清爽,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過於簡陋、很不方便。

但是,這台手機的亮點也很突出,足以讓人看過一次就過目不忘。

它的品牌辨識度很高,背面那個酷炫的1ogo在《美好明天》上出現過,只要掏出來,很多人都會認出來這就是那台賣8ooo多的手機。

同時,常友在布會上的表現為這台手機增色不少,再加上手機所蘊含的各種福利和附加值,讓它在這一檔位似乎變成了獨特的存在。

對很多在京州生活,或者是對騰達其他產業有重度依賴的有錢人來說,這台手機目前是一種不一定買得起、但絕對是無可替代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otto手機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6萬,已經結束了之前的缺貨狀態,完成了現貨供應,銷量還在緩慢增長,但不會再有之前那種銷量爆的情況了。

這個成績在國內市場毫無疑問還是處於others那個范疇,常友之前所在的那家公司鴻程科技新手機的銷量,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

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大概不到百分之零點五。

但是神奇的地方在於,鴻程科技的手機賣這么點銷量,就很快倒閉了;但是鷗圖科技的手機賣這些銷量,就活得很滋潤。

同樣的利潤率不高,但手機本身的價格越高,賺到的錢就越多。

如果賣千元機還保持5%的利潤,賣一台才賺三四十塊錢,賣十萬台也就賺個三四百萬,這點錢給供應鏈塞牙縫都不太夠。

但是賣到8ooo元檔位還有5%的利潤,賣一台就賺4oo塊,賣十萬台那就賺了4ooo萬。

所以,即使鷗圖科技把其他產業的讓利全都給還回去了,自身只保留了5%的利潤,也依舊賺得不少!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裴謙萬萬沒想到,這個高定價,反過來又把自己給坑了。

當然,冷靜下來看,這點銷量對裴謙來說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畢竟手機市場現在算是個紅海,那些大品牌的廠商市場份額只會越來越高,排在三四位的廠商日子都不會好過,更何況是鷗圖科技這種排在十名開外的廠商。

能賣出去這十幾萬台,已經堪稱奇跡了。

而最神奇的地方在於,雖然是一個「others」手機,otto e1卻是一台網紅機,在網上的知名度蠻高的,雖然大部分人不會掏錢買就是了。

常友講得很驕傲。

畢竟作為一個新的品牌,鷗圖科技已經算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且由於需求量不大,已經解決了供貨問題,之後肯定還會6續有人買,能夠長期盈利。

裴謙聽得有點郁悶,輕咳兩聲:「難道,鷗圖題嗎?」

常友立刻微笑道:「您放心裴總,馬上就講!」

對此,常友早有准備。

他非常清楚裴總是一個不喜歡聽成績、只喜歡找問題的人,所以在准備這次會議的時候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介紹完成績之後就會分析問題,確定未來的展方向。

裴謙本來以為自己的問可以給常友潑一盆冷水,結果常友竟然早有准備。

這讓裴謙有點無語,感覺自己的員工似乎抗性越來越強了,越來越不好制服了……

介紹完了成績,常友開始講手機的缺點。

「我們題,就是備貨。」

「備貨對於小廠商來說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錢。要大量備貨,就要給供應鏈足夠多的錢,同時在倉庫中壓很多貨。」

「壓貨是個很危險的事情,一台手機賣2ooo塊、賺1oo塊,那就意味著壓貨一台手機就得賣出2o台手機才能賺回來,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但是,沒有現貨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消費者的消費沖動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等他們因為沒貨而冷靜下來之後,可能就會去買其他品牌的手機了。」

「這對於我們這個體量的公司來說,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此外,我們的手機在細節上的打磨還遠遠不夠,而作為一台高檔手機,這些細節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應該是穩扎穩打,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口碑和熱度,更好地整合供應鏈,爭取在今年下半年的時候推出改進後的e1手機升級款,並且在售之初就努力保證現貨供應,更上一個台階!」

裴謙默然不語。

他似乎現了一個悖論。

在很多時候,自己一指導,事情就會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變化,並讓項目最終盈利;

可如果自己不指導、聽之任之,項目還是會盈利。

就拿這次來說,常友為otto手機定下了一條穩扎穩打的路線,那裴謙到底是管還是不管呢?

常友講完了之後,下意識地觀察裴總的反應。

然而裴總此時眉頭微皺,陷入深思。

常友不由得有些緊張。

裴總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