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事件中隱身的平台(2 / 2)

既然在這個場合已經不可能走,那就只能主動進攻。

呂明亮並不慌,也沒有接聶雲盛的話,如果真的把矛頭對准快遞小哥,那就真的中計了。他的矛頭一直是對准盛運集團的,發生任何情況都絕對不能挪開。

所以,呂明亮壓根沒有回答聶雲盛的問題,而是直接反問道:「聶總,我問你一個問題:現在的社會,是法治社會沒錯吧?」

這是跟全自動抬杠機學會的:如果對方拋出了一個陷阱式的問題,怎么回答都會落於被動,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出問題,化被動為主動,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節奏中。

聶雲盛愣了一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然了。」

呂明亮點點頭:「既然是法治社會,就要講究法治精神。投訴人第一次投訴,是因為快遞破損,按照消費者和快遞公司訂立的合約,快遞公司造成快遞件的損失,顧客投訴,這沒問題吧?」

「投訴人第二次投訴,是因為盛運快遞承諾了要對蘋果進行賠償,但卻並沒有賠償同品種的蘋果,而是用其他的蘋果作為代替,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顧客第二次投訴,要一個說法,也沒問題吧?」

「顧客只是在行使法律賦予它的權利,何錯之有?」

聶雲盛雖然有些措手不及,但還是很快反應過來:「呂總說的當然有道理,但是……在法律之外,還有一種東西叫做人情。是人都會犯錯誤,快遞小哥忙中出錯在所難免,都已經下跪道歉了,還不依不饒,這樣好嗎?網友們之所以反應如此激烈,就是因為顧客得理不饒人,一點都不講人情。」

「我們公司當然不贊成這種網絡暴力,但是,多體諒一下快遞小哥的工作辛苦,難道不應該嗎?」

呂明亮說道:「體諒快遞小哥的辛苦當然是沒問題的,但應該給客戶的良好服務縮水了,又該是誰來負責呢?」

「你們盛運集團口口聲聲說快遞小哥不容易,說他工資微薄、工作辛苦,這次的投訴可能害得他面臨巨額罰款,難道這不是你們盛運集團造成的嗎?」

聶雲盛臉色一黑:「我們已經免除了快遞小哥所有的處罰,還對他進行了慰問和補貼。」

呂明亮哂笑了一下:「那么其他的快遞小哥呢?這位快遞小哥是幸運的,因為這件事情剛好在這個關鍵時刻爆發,變成了你們轉嫁矛盾的擋箭牌,所以你們當然要做足姿態,又是慰問,又是補償。」

「但是盛運快遞還有很多和他一樣的快遞小哥,相信他們在平常的工作中受過的委屈也不比這個少,那個時候,聶總你人又在哪呢?」

「快遞小哥被投訴之後就罰款,這不是你們盛運快遞定下的規矩么?罰款的是你們,撤銷罰款、慰問的也是你們,請問你們罰與不罰的依據到底在哪里?你們辦事的依據,到底是合同和法律精神,還是貴公司的利益?」

呂明亮看向那位快遞小哥:「你該不會說,這是你第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吧?」

快遞小哥低下頭,不說話了。

顯然,這肯定不是第一次啊!

被投訴罰款的事情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次了,只不過這次恰好鬧大了,被盛運集團的高層注意到了而已。

所以呂明亮這一問,他不敢貿然回答。

聶雲盛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勁。

怎么回事,快遞小哥不是站在我這邊的么?怎么呂明亮三言兩語之後,好像就要被策反了呢?

聶雲盛趕忙說道:「快遞是連通人與人關系的行業,只要有人的地方,自然會有摩擦。我們根據顧客的投訴處罰快遞員,是對顧客負責,督促快遞員認真工作;我們對快遞員進行慰問,是為了不讓我們的員工寒心,是為了防止惡意投訴對整個物流體系的影響。這二者並不矛盾。」

呂明亮微微一笑:「聶總說話稍微有點晦澀,我來幫你翻譯翻譯。」

「你的意思其實是在說,根據投訴處罰快遞員,是為了平息顧客的怒火,維護公司的口碑,還能順便賺一筆罰款;在事情鬧大了之後對快遞員進行慰問,甚至道德綁架投訴者,是為了增加顧客的投訴成本,強迫他們去體諒快遞員,接受比較差的服務。」

「快遞員被罰了款,顧客要忍受比較差的服務,他們都輸了,就只有你們公司贏了,而且贏麻了。」

「我問你,你們罰與不罰的依據到底是合同和法制精神,還是公司的利益,你不敢回答。」

「所以你的一番話,其實默認了是後者。你不敢說自己的依據是合同與法律,因為按照規定,顧客的投訴完全合理合法,是在你們定下的規則之內的。」

「你也只能是挑揀著說一些片面之詞,說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方面,仿佛整個事件中的矛盾雙方只有顧客和快遞員。但問題是,快遞員和顧客都跟你們公司簽了合同,你們公司才是第一責任人,可為什么在整個過程中,你們卻似乎完全置身事外了呢?」

「我發現,所有想把企業做成一個大平台的公司,想的都是啥也不管、坐地收稅、別人擔責的美事。」

「不論是哪種平台公司,第一件事都是想著在規則上設計得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想著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每次一投訴,就說已經處罰過快遞小哥了,但人家想投訴的是平台本身!這時候你們又要說了,我們只是一個平台,顧客之所以不滿意,還是因為快遞小哥的服務沒有到位……」

「現在你們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輿論同情客戶,你們就跪舔客戶,往死里逼快遞員;輿論同情快遞員,你們就跪舔快遞員,往死里逼客戶。甚至還會刻意地引導輿論,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永遠都是別人擔責,永遠都不賴自己。」

「聶總,難道一家市值幾百億的上市公司,除了重罰快遞員之外,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嗎?」

「到底是做不了,還是不想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