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銷轉內銷(2 / 2)

超級能源強國 志鳥村 2245 字 2020-11-23

王永慶彌補似的開始做解釋。

周老微眯著眼睛聽著。

王永慶仿佛一無所覺,說著說著還興奮了起來,起身道:「我給你們看看我們准備投產的新樹脂……」

「坐下看就可以了。」蘇振國綳著臉,略帶訓斥。

王永慶僵硬了幾秒鍾,又笑了出來。轉瞬,他就像是沒事人一樣,掏出自己准備好的材料,演示了起來。

大陸方面沒有一個人配合,都坐在那里呆看著。

王永慶很快覺得無聊了,演示結束後,再次解釋道:「現在的石油市場風雲突變,100外銷對台塑的風險太大了。其實,100內銷的好處也有不少,首先就能解決大量的就業,增加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中石化的宣總經理笑了一下,道:「不管怎么說,外銷的價值更大。台塑如果能堅持原有的預案,現在就可以開工。」

他是有資格這樣說的,同時也是表達自己對外銷轉內銷的不滿。台塑的海滄計劃里,不光有70萬噸的乙烯,還有1000萬噸的煉油廠呢。它們如果要內銷大陸,這些成品油的銷售方式就夠談一壺了。中石化可不想他們在國內建設加油站。

蘇城靜靜地聽著,等待著量變轉向質變。

盡管早就知道了台塑的選擇,但蘇城還是唏噓不已。80年代末的台塑有機會進入中國,90年代末也許還有一次機會,但是,他們最終都沒有抓住。結果就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只龐然大物的興盛。

蘇城不禁要想,假如王永慶放棄原來的計劃,選擇優先進入大陸,三足鼎立之下,不知最終的結果又會走向何方。台塑也許會成為真正的世界第一大石化公司也說不定。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周老起身道:「我們要重新考慮一番。」

說完,他干巴巴的握了一下王永慶的手,沒有理會其他人就准備離開。

蘇城迅速的做出決定,喊道:「周老。」

「嗯」幾個准備離開的領導全都站住了。

蘇城抿了一下嘴唇,果斷道:「周老,我們大華實業准備引進一套國外的乙烯設備,想請台塑集團和中石化幫忙,不知道能不能行」

其他人還沒說話呢,宣總經理先嚇傻了,忙問:「什么乙烯設備」

「卡薩利公司的70萬噸乙烯,或者巴斯夫公司的80萬噸乙烯。我們已經選定了設備和配件了。」蘇城並不怕告訴他們。世界上能生產大型乙烯設備的公司就那么幾家,但要選定其中的一家,需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有時候甚至牽扯到對方的銀行和客戶,再加上種類繁多的配件、維修和交工方式,以及細致的修改工作,適合大華的並不適合中石化。

選定設備和配件最少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對中石化這樣的國企來說,也許需要四五個月。

宣總經理這才明白,自己哪里是落後,簡直像是在起跑線上原地踏步。

周老確實來了興趣,問:「你們想要幫什么忙」

「我們想請中石化有經驗的工程師,在877工程完成以後,抽調一些專業的專家幫我們安裝乙烯設備。」蘇城提出台塑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提出中石化確實是為了安裝乙烯設備。

70萬噸的大乙烯裝置,就是標准的鋼鐵叢林。它有數十米高的反應罐,也有直徑數米的蜿蜒管道。建成的大乙烯設備,就如同一個碩大的鋼鐵小區,用罐子形成的樓宇之間,蔓延交錯的全是粗細不同的管道電路。在它的地下,還有各種防滲漏和環保處理的裝置……安裝它的難度,比建造一棟摩天大樓還要大。

沒有經驗的單位,就像是中石化一樣,非得五六七八年的摸索實踐。

當然,經過揚子乙烯工程之後的中石化,就是有經驗的單位了。足以幫助大華縮短以年計的時間。

周老不太明白里面的彎彎道道,於是看向宣總經理。

後者硬著頭皮道:「我們的工程師還不知什么時候能抽出來。」

蘇城馬上道:「我估計,877工程里的30萬噸揚子乙烯工程能在年內完成,這樣一來,正好接上我們采購設備的速度。」

周老看向中石化的宣總經理。

宣總經理默然不語。他不能反駁啊,蘇城說的既是實話也是好話,在這種時候,還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針對令周老很不爽的台塑,證明中石化和大華都有自建大乙烯設備的能力。

中石化有能力自建,隨著揚子乙烯工程的結束,自然就被證明了。大華有能力自建,則是建立在中石化幫忙的基礎上。

明智起見,宣總經理干脆一言不發,任由蘇城傍大腿。

他不反對,周老從大局考慮,自然道:「假如時間不沖突的話,我同意。」

王永慶身邊的王克嶺見他們自說自話,諷刺道:「蘇董已經准備很久了吧。」

「機會留給有准備的人。」蘇城淡淡的道:「自建乙烯裝備是大華的預案之一,沒有了王屠戶,我們也不能吃帶毛的豬啊,你說對不對」王克嶺一時語塞。確實,海滄計劃一旦施行,國內絕對沒有其他乙烯計劃生存的空間。就算是揚子乙烯工程,說不定也要暫緩,將它的原料優先提供給海滄計劃。

所以,蘇城說是預案之一,所有人都沒有懷疑。

蘇振國見蘇城自信滿滿的,心里有了些底,表情反而嚴肅了,問:「蘇城,你自己做70萬噸乙烯,有幾成把握」

「五年內建成投產,五成把握。」這個概率不低了,而且,五年內不能建成,那就用半年十年,或者20年。在大化工設備的施工史上,這種事兒並不新鮮。

蘇振國對蘇城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確信他不是信口開河,便向周老微微點頭。

周老有了底氣,立刻做出決定,主動道:「我們會盡快做出決定。但是,無論結果如何,希望台塑能繼續幫助大陸企業發展技術,增進管理……100外銷之外,台塑還有別的要求嗎」

「沒有了。」王永慶有點心虛,他真怕周老頭腦發熱,當場同意100外銷。

周老盯著他,心里估計也在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