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院士(1 / 2)

超級能源強國 志鳥村 1609 字 2020-11-23

確定了救市方案以後,蘇城離開了會議室,繼續等在外面,銀行系的先生們可不想當著他的面討論股市改革的方案。

再回到會議室已是一個小時以後了,管行長等人早在幾分鍾前,就半憂半喜的離開了。

周老招招手,示意蘇城坐在自己右側,微笑道:「叫你來談談石化基地的事,沒想到又讓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大華有沒有做金融的意圖」

「我們還是希望能專心做石油產業,金融也許再過一些年會考慮。對於深發展,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進行操作,不准備參與銀行的經營活動。」在中堊國,所謂的做金融其實只有股市一條路可走。鄭州雖有期貨交易市場,但風險巨大,規范性極差。銀行、外匯和保險是政策重災區,一失足成千古恨,周老估計都沒有考慮它們。

深圳發展銀行在1991年的當下,很少有人把它當回事,雖然是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但到去年,它的總資產才2億元人民幣,到今年也不過5億,本身依舊是農村信用社的格局。這種規模的銀行,全國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家。它的價值在於股份制和深交所上市的機會,如果不是有股市這個融資途徑,同時股份制銀行能夠容納私人投資者的特性,深交所最終會像是大多數的城市商業銀行一樣,默默無聞,半死不活的養著一群金融從業人員作罷。

對於資產幾十億美元的大華實業集團,深圳發展銀行還不具有融資的潛力,要是能對它進行大規模的重組改造,它也許能成為一個財團的金融機構,偏偏國情不允許。

在海滄計劃的當口,蘇城也不願節外生枝。深發展的股票很快就能漲幾十倍,到2010年前後,最高能漲5000倍,用來套利就很不錯了。

能不能當作銀行來用,蘇城其實並不關心。

周老對蘇城的知情識趣很滿意。剛才的會議,證明了蘇城的決斷和決心,現在又聽了他的表態,周老輕笑一聲,道:「說說你們的想法。」

蘇城頓時輕松了下來。大華實業的想法早就擺在台面上了,周老只要願意聽,那就好的很。

按照既定的稿子,蘇城首先說了大華實業的資金籌備情況,然後又說了人力資源和管理資源的改造,接著是合作公司的合同與協議簽訂情況,他著重提到了中石油。

隨著塑化劑事件的日益升溫,大華實業不斷的被提及,總算是養出了一些聲望,中石油內部對大華的「利益對沖」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抗拒了。

就政治角度而言,中石油最需要的是打敗中石化,其他私人公司、外國公司都可以看作是盟友,唯獨中石化是它的天敵。他們不會無謂的找麻煩,但大華實業做了工作,就有資格得到他們的支持。

蘇城說了40分鍾左右,周老始終注意傾聽,但不發表任何的意見。

他身邊的助理記的那叫一個匆忙,說是辛苦也不未過。

等蘇城說完資金籌備,以及人力和技術准備之後,周老略作思考,道:「你想接手海滄計劃,要分三步走。首先,台塑放棄海滄計劃;其次,大華實業通過一系列的評判;第三,委員們投票同意。很難說這需要多長時間,中間會有多少波折,你能堅持下來嗎」

「可以。」蘇城也是知道台塑會放棄,才答應的這么痛快。

周老對蘇城的決斷則有了新的認識,他繼續道:「我最多還有五年時間就要徹底退休了。也許只有三年時間。因此,如果三年時間還不能決定石化基地的歸屬,你就要重來一遍,可以嗎」

「我還年輕,王永慶能用十幾年推動他的六輕計劃,我也能做到。而且,我相信三年內就會有結論的。」不光是六輕計劃,就是剛剛竣工的揚子乙烯工程也用了20年時間,當年做決定的領堊導早都退了好幾茬了。

越是巨大的工程,需要做決定的人的地位就越高,相應的年齡就越大,產生變動的風險就越高。中堊國自80年代以來的政治環境相當穩定,即使如此,中間還是有各種各樣的挫折和阻礙,其他的第三世界國家就更不用說了,一個領堊導人的下台往往意味著推倒重來,即使如此,該堅持下去的項目依然要堅持下去。

一遍遍的重復痛苦,就是資源型企業的生命歷程。如同其他的生命一樣,它的快樂建立在自己和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

周老用深邃的目光看著蘇城,確定他做好了准備,才道:那么,第一步只是等待,我們先放到一邊。關於評判,你有什么想法」

「您是說對大華的技術和管理等等方面的評判吧」

「是。這么大的項目,不能量化的部分,最好是有一份評判的報告,這有利於計劃的通過。」別看周老話都說不清楚了,思維卻比大多數人都清晰。諸如量化管理之類的好處,他們全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只是平時不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