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間緊縮(2 / 2)

超級能源強國 志鳥村 1785 字 2020-11-23

260日的競標條件,明顯刺痛了一些人的眼球。

旁邊的4.8萬噸貨輪的競標時間是280日,也沒有讓人輕松多少。

要說起來,真正吃驚的是榮尚國,他也想競標這艘4.8萬噸的貨輪。卻是完全沒有料到,時間如此之緊。

「接下來,是馬拉西亞的馬丹航運公司的標的。」台上的主持人沒有給大家討論的時間,緊接著將又一疊競標文件散發了下來。

這次的競標采取暗標的形式,但競標是以船東為單位,一家家的進行的。競標成功的標志也並非是低價,而是船東方面的認可。

因此,船東在乎時間的,就以時間為標桿,在乎價格的就以價格做標桿,兩者都在乎的,就自己列式分析。一切以船東的判斷依據為依據。

這種方式偶爾會出現貓膩。主要看船東所在公司的管理情況。

若是對船東的公司或者國家不放心,船舶制造公司完全可以不競標。當然,他們也可以積極的去做這些船東代表的工作。

場內功夫和場外功夫,在這樣的場合都算數,只是付出的多少而已。對於售價上億的船只來說,一些公司不屑與那些名聲不好的公司打交道。一些公司則喜歡和那些名聲不好的公司打交道。

此外。國家和地方法律往往也是跨國公司考慮的問題。

大華就沒這么麻煩了。蘇城像是一切中國企業主那樣,采取通吃的架勢,只管東西能不能造出來,有沒有盈利,才不在乎政治問題。

這要感謝國內的商業環境,給了企業參與國際競標的自由度。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相對落後的企業要想競標已經很難了,若是再挑三揀四,那就是等著落後挨打的節奏。又何談發展。

蘇城在馬丹航運公司的標的上,又選了兩艘3萬噸左右的船。在寫時間的時候,稍稍猶豫了一下,一艘2.8萬噸的照舊選擇了260天,另一艘3.2萬噸的選擇了280天。同時,他又把3.2萬噸的價格稍微下浮了一些。

一刻鍾後。結果出籠。

大華船業中標一艘船,3.2萬噸的船卻是交給了現代重工,同樣的260天和更低的價格。

坐在前排的裴忠勇,向後得意的看了一眼。

蘇城笑了笑。在掌握巨型總段造船法以前,9個月就是船廠的極限了,韓國船廠也不例外。他們也許能通過超長的加班,優良的設計。以及先進的設備提高速度,但只要有任何瑕疵,時間就會延長。作為一種工藝和工程操作,船只制造其實是有極限的。

50年代的造船廠。70年代的造船廠和90年代的造船廠,在造船的時間和成本上,都有本質的區別。

大華只准備收下10張訂單,同樣的9個月極限,所承受的壓力和現代重工是絕對不同的。

現代重工可是想要拿下20個以上的訂單。

這種情況下,意味著他們要同時開建20艘船。即使現代重工有好幾個船廠,也是非常困難的事。

以往的訂單在這種時候會變成負擔。

通常來說,遠期訂單的價格會比較低,用來保證船廠的最低利潤,就像是船廠的底薪似的。近期訂單的價格較高,利潤也高,是船廠盈利的主要手段。

現代重工在過去幾年里,接手了大量的遠期訂單。說是遠期,總要在幾年內完成的。

如果他們大量壓縮近期訂單的時間,意味著要抽調更多的工人和設備,占用更多的船塢和船台。遠期訂單不免受到影響。

蘇城摸了摸下巴,不受影響的穩定競標。

遇到型號相同的2萬或3萬噸級的船,他就用260天左右競標下來。裴忠勇只搶了一艘,就不做這樣的事了。

他們的設計,使得自己在制造4萬噸左右的船只的時候比較有優勢,2萬噸的船舶,利潤太低。

雙方一來一回,半天就過去了。

32艘船已有18艘競標完成。

大華得到了里面的5艘船,現代重工得到了7艘,剩下的5艘被其他船廠競走。

榮尚國則一無所獲。

在時間全線縮減的情況下,他做的准備明顯不足。

眼看著下一輪競標就要開始,榮尚國挺了一下腰,想對蘇城說什么。

蘇城腰間的bp機忽然震動了起來。

他立刻拿起來看,只見上面寫著一行繁體字:8月為極限。大華自身限制為6艘。

「大華自身限制為6艘。」蘇城又讀了一遍這句話,「嘩」的站起來,道:「請求暫停,我要打個電話。」

「休息10分鍾。」主持人敲了一下小錘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