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開門紅(1 / 2)

超級能源強國 志鳥村 1971 字 2020-11-23

隨著蘇城的暫時離開,中方展台的諸位代表,也就目光投注到了前方的大華展台處。

糾結的碳纖維放大圖,氣勢磅礴的lng船,還有復雜的令人頭暈的海滄基地結構圖,可用於萬噸巨輪的高功率柴油機……

大華實驗室歷時七年,數千名研究人員的所有的付出,都以最簡單的海報,出現在了大華實業展台的四周。

而他們中蘊含的,卻是最復雜的技術,最艱難的工程。

中方展台的議論聲,由小及大,又由大及小,好像有一個黑洞,在吸收著聲音似的。

國有企業從來都不缺乏頑固的,愚蠢的,自以為是的家伙,但是,放眼90年代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工程師水平,國有企業的干部的技術實力,仍然要遠遠高於同時代的私有企業。

中國的國企,用了差不多40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的建立。它們吸收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和人才,方才建立了中國社會的生產基礎。

當然,就像一切國有企業那樣,中國的國企的腐朽幾乎與他們的事業同步,腐化墮落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晉升高位的亦不在少數。伴隨著上層對學歷的重視和尊重,能讀懂技術的公司代表卻是非常多。

坐在一把手二把手,或者七把手八把手的位置上,每日里除了不正經的事,總會接觸到行業最頂尖的技術,有機會看到世界最新的進展。

大部分時間,國企的高層是將技術當作童話故事一般來看的,了解歸了解,卻總以為它是屬於遙遠的仿若丹麥、德國之國度。

然而,站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面對一項項極具沖擊力的技術,要說沒有一點感覺,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沉默著,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了。

極少有國企人願意承認私企的成功,或許有普通的國企,地方國企人願意承認,但是,高踞於生物鏈頂端的央企向來是不認同私企,甚至不認同地方企業的。

當無可辯駁的事實出現的時候,沉默是唯一的手段。

此時此刻,大家都有些忘記詢問蘇城,他們是如何弄到大展台了。

「lng船技術,大華實業准備要拿出來了嗎」兩名身著鮮亮西裝的法國人,來到大華的展台前方,望著其中的一副海報仔細看。

由於分類明確,現在的許多船舶,只從外型就能看出不少的內容。若是有比例尺的話,含義就更加明確了。

中方展台和大華實業的展台都有法語翻譯,為了讓大家都能聽到,翻譯的聲音也很大。

中方展台的先生們都豎起了耳朵,兩個衣著體面的法國人出現在展台,不免讓人遐想聯翩。

閆學燦露出自認最有魅力的微笑,來到前方,說道:「我們承接lng船的訂單,大華船業的第一批lng船已交付使用,使用正常,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有台塑集團等接受船舶的公司的推薦。」

「得到接受公司的贊賞是很難得的。」打頭的法國人換用了英語,卻笑道:「不過,我是法國大西洋船廠的盧恩達,我對大華船業掌握的技術更有興趣……」

閆學燦恍然,道:「盧恩達先生,我是yan,我們在電話上聊過。當然,我的答案還是一樣的,你們可以有償使用我們的技術專利,但不會轉讓。」

「閆先生,總算見面了。」法國人哈哈一笑,轉頭道:「既然是閆先生,那我們就說點新東西,聽說你們在做低壓雙燃料的柴油電力機,用於取代舊的蒸汽渦輪,雖然你們還沒有做出來,但我們願意用一定的代價,合作開發這項技術。」

「大西洋船廠的消息很靈通……不過,還是不要了。」閆學燦笑著搖搖頭。

悄然聽他們說話的國企人莫名的松了一口氣。

如果尚未開場就讓大華船業談成一筆交易,開門紅的好處就輪不到他們了,雖然幾率很低。

法國人沒有離開的意思,盧恩達同樣搖頭,笑道:「事實上,我們有收到貴公司的函件,有邀請我們來談技術合作的問題。」

「函件不可能,我是大華船業的主要負責人……」閆學燦說到這里,突然停下了,如果要說有誰能不經他而直接做出決定,那在大華實業的確是有這樣一個人的。

閆學燦小聲問:「是總部給你們發的函件」

「是的,大華實業的函件。」

閆學燦無奈搖頭,扭頭喊道:「蘇董,法國大西洋船廠。」

蘇城毫不奇怪的走了過來,揚聲道:「兩位來的真早,盧恩達先生是」

「我是盧恩達。」他整整自己的西裝和蘇城握手,笑道:「聽說大華實業願意合作開發柴油機的技術,我們就開始了估價的准備……」

高崗等人耳朵豎的比頭發還高。

這時候,蘇城搖頭了,說:「還是先聽聽我的報價如何」

「嗯當然,蘇董請說。」盧恩達表現的很大度。船用柴油機是一項投入很大,競爭很激烈的行業,相對的,船用柴油機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它在lng船上尤其如此。因為液化天然氣的關鍵是制造低溫,它需要大量的動力,再加上動輒10萬噸的排水量,lng船的柴油機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任務。

大西洋船廠一直都在研究取代蒸汽渦輪的動力裝置,也始終在關注相關領域的論文和專利。當濟柴將這個項目進行到30的程度的時候,法國人就迫不及待的希望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