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名狀(1 / 2)

超級能源強國 志鳥村 1790 字 2020-11-23

蘇城之前為了建立大華扶貧基金,動用了不少的關系,還是趁著國內扶貧政策的浪潮,才將之掛靠在了民政部下面,說起來,難度是相當不小。

既然如此,大華扶貧基金的工作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過。在中國,像是這樣的慈善基金,並不是收到善款就可以散出去那么簡單。任何花錢的項目,都需要主管部門的簽字和蓋章,否則就是違規操作,由於掛靠的原因,非公的扶貧基金沒有自己的公章,甚至沒有自己的銀行賬戶,其自主性可想而知。

理論上來說,要解決這種問題很簡單,只要給予非公慈善基金以自主權就可以了,但事實上,給非公慈善基金松綁,就是給公有的慈善基金以絞刑。

因為公有的慈善基金成本很高,他們有超出需要的編制,有超出需要的福利,還有低於平均水平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就是沒有貪污,公有的慈善基金的競爭力也很弱,能夠滋潤的活著,慈善基金依靠的主要是行政壟斷。

在這一點上,慈善基金和國有企業是相同的。

只要開放,大部分就得死。

掛靠在地方民政局的樂夢慈善基金會,就如同曾經的市屬國企或縣屬國企一樣,外部紊亂內部腐爛,卻總是有各種撈錢的途徑,而這樣的企業,又是最禁不住審查的。

一撥警察進去,就得有一撥企業高層進去。

陳建倒也不傻。知道自己的慈善基金會是什么模樣,匆匆離開大華實業,連家都不回就准備跑路。他前幾年就有設計過一條逃亡線路,本以為不可能用上了,卻是在自己信心最膨脹的時候,做起了實踐。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大華實業的力量。

各地區和部門的人員,都分外的配合經偵大隊的工作,在大華聯絡員的幫助下。陳建連一天的自由自在的都沒有再享受到,就被捉了回來,然後就進入了超快的司法流程。

這個時候。那些張著嘴想吃肥肉的家伙,才重新認識到了大華實業的力量。

一個擁有海滄基地,擁有自有油田,擁有產值數百億工廠的公司。又豈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更何況。大華實業在蘇城的操作下,大體上維持著守法的行為准則,遵紀即使不能保證,也不會逾越太多。而想要依靠身份勢力來獲取資產的家伙,卻大多難以做到這一點。

就像是陳建,自基金會建立以後,每年都要吞掉數百萬元,用於個人消費和浪費的部分也不在少數。這讓他的賬本根本無法承受哪怕是很低級的審計,遇到實力懸殊的小企業主的時候。陳建自然是想怎么做都行,可在雙方實力相當,或者實力倒掛的時候,陳建這樣的家伙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在任何一個國家,能源企業都不是逆來順受的角色。相反,為了獲得油田,建設管線,投資化工企業,石油企業的進攻性是相當強的。如bp這樣被稱作是綠色石油公司的企業,仍然免不了遇到各種訴訟索賠和行業傾軋,第三世界的石油公司就更不用說了。

蘇城為公司最早組建的幾個部門里面,就有公關部的存在,可見大華實業對其生存環境的重視。

見面後的第三天,樂夢慈善基金會就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那些常年與大華公關部聯絡的媒體,不遺余力的打著殺威棒。

現今的大華供應鏈上有數千家企業,關聯企業的關聯企業更不知凡幾,每年放出的廣告費堪稱天文數字,光是德邦熱水器公司一家,就在全國主要媒體花費數千萬元用於廣告投入,作為大金主背後的公司,大華實業受到媒體的優待也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90年代也是大營銷的年代,廣告費用的節節攀升是一股風潮,媒體的自由度也是相當的大,陳建沒有定罪以前,偶爾還是會有為他說話的報紙。

李琳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在碰頭會上苦笑:「他們這是討飯的手法,除非他們廣告合同,否則他們就不可能順著咱們的意思來。但要是給了廣告合同,以後會有更多的此類無恥媒體,要我說,這些小媒體的影響力不大,隨他們去好了。」

張超無所謂的道:「不行就找幾個廠商,停掉他們的廣告好了。就算沒有咱們的關聯公司,有關系的公司總是不少的。」

「你要停掉他們的廣告,恐怕跳的還會更厲害,再者說,中止合同的賠償金還有不少呢,還得咱們賠出來。」李琳說著搖搖頭,道:「說起來就覺得不爽,我特意買了他們最近幾天的報紙,差不多天天都有評論文章出來……咦!」

她帶了報紙到小會議室,翻到一頁停了下來。

「怎么了,一驚一乍的。」霍昌如今是集團的常務副總,威嚴十足。

李琳吐吐舌頭,道:「這家湘江的報紙連著幾天做慈善基金會的專題評論,還點了咱們的名字,今天卻是一句話都沒有。」

「不正常」

「很不正常。」李琳說著拉開其他幾張報紙,有的有,有的沒有,卻是看不出規律來。

蘇城看他們討論了片刻,沒有結果,干脆道:「不管他們了,事主都被收拾了,不相關的媒體就算了,咱們也不能讓所有人都說咱們想說的話……」

一句話結束了這個話題,張超就說起了預付貨款的政策。

要說起來,這也不是蘇城的創新,他本人對商業和工業化運作,其實是沒有多少積累的,基本屬於零起步的狀態,現學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