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軒然大波1(1 / 2)

呂夫人最近正在煩惱房子被退的事情。

房子要被退,她受到了家里人一通的埋怨,說她實在不應該突然想要提高租金的,這下好了,人家直接不要房子了。

王玉琴氣得一個人在房間生悶氣。

她這么做是為了誰啊?她不就是想要為這個家提高一點收入嗎。

他們在市中心買了一套房子,房價貴得離譜。

一套房三室兩廳一百二十多平的房子,首付都要六七十萬。光首付和裝修就用去了他們呂家所有積蓄不說,後頭還欠了一屁股債務。

現在每個月要還房貸車貸不說,時不時有親戚朋友過來要債,再加上日常開銷,一個月下來的開銷,那可是一大筆呢。

兩個老人家雖退休了,有一些退休金,可是之前為了買房,兩人把所有積蓄拿了出來,現在的退休金肯定需要預留,萬一發生個什么,拿不出錢來,那不是急死人了嗎?

家里一雙兒女,一個兒子現在還沒有工作,一個女兒還在上大學,所以,整個家的收入就靠丈夫呂青亮。

呂青亮是國企的一般工員,因為資歷老了一些,可一個月下來的收入也才萬把塊。

房貸,車貸,日常開銷,一萬塊哪里夠啊。

所以,一家人就指望著賣房了。

可那個略為偏僻地段的房子,四層樓,加上周圍,面積又大,總共兩千多平,售價五百多萬,那些商家又不願意買。

可要租出去也不太好租,掛出去三個月了,賣的租的,雖都有人詢問,可都嫌價格貴了。

現在有人願意用三萬六租了,她又想要更高一些,結果對方……

眼看三天時間了,她打對方電話不接,對方也不曾給她來一個電話,她心里那個著急啊。

想來想去,她還是覺得去那桃源村綠鮮果蔬超市看一看,先找一下超市負責人,能不能讓他們聯系一下老板。

當她坐車來到超市門口時,看到超市門口圍著一群人,看著這群人不想是買東西,倒像是看熱鬧的,心里有些疑惑。

然後就聽到一些人在議論紛紛。

「聽說這超市的蔬菜,是打了激素的,所以找得水靈水靈的。」

「還有啊,聽說這些蔬菜,是用毒葯澆灌長大的,所以,吃了會讓人上癮呢。」

「怪不得很多人說了吃了這家的東西後,就吃不上別家的東西,敢情是毒葯發作的原因啊。」

「嘖嘖,你說這黑心商家是怎么想出這一招的啊?用毒葯澆灌?那蔬菜里不是全部都是有毒的?」

有人了也有些不解的道,「這么多蔬菜,這老板哪來的這么多毒葯?」

「是啊,毒葯這東西可是不便宜的。聽說這超市開了可不止我們n市一家呢,包括我們n市的,已經開了十一家連鎖店了。據說,那老板已經准備在n市長第二家超市,全國第十二家連鎖店了呢。這么大的量,這光毒品應該按千克來算了吧。」

「呵呵,這么大的量,應該早就被警方注意了吧?怎么可能現在才暴露出來?」

「這可不一定了。說不定人家後台大呢?」

……

王玉琴有些不明白問著旁邊的一個女孩說道,「姑娘,我們在說什么?這家超市現在怎么了?」

女孩回道,「阿姨,有人在網絡上暴露,說桃源村綠鮮蔬菜之所以這么好吃,是因為這個老板用毒品勾兌水,給蔬菜澆灌,然後毒素都進入了蔬菜里面。所以,現在大家都覺得這蔬菜好吃,還吃上癮了呢。這不,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後,都過來罵商家了。」

王玉琴聽罷,眉頭一皺,立刻說道,「哎喲,這不是作孽嗎?用毒葯對勾兌水澆灌蔬菜,這不是讓所有人都吃毒嗎?」

說到這里,王玉琴又好奇的問道,「那這里的負責人被抓起來了嗎?」

那女孩笑著說道,「阿姨,這還只是八卦新聞,根本沒有事實依據,沒有證據的事,警署那邊哪敢隨意抓人啊?」

「這不大家都這么說的嗎?」王玉琴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難道就不是證據?」

女孩好笑著說道,「阿姨,你別逗了好不好。警署抓人講究的是證據,沒有證據,就靠網上那些捕風捉影的東西,就可以抓人,那不是亂套了嗎?」

王玉琴聽到這,有些惋惜又有些慶幸。

惋惜的是,桃源村綠鮮超市出了這樣的事,第二家超市肯定無法再開了,那自然的,也就不會再租她家的房子。

這樣一來,她家一個月少了幾萬塊的收入啊。

慶幸的是,她家的房子沒有租給這家超市,不然,這樣搞一通,那樣搞一通,以後她的房子就是想要租也能租。現在再掛牌出去賣也不晚。

王玉琴在超市門前看了一會熱鬧後,就離開了。

她沒有再去找那超市負責人了。

……

出事的可不僅是n市的桃源村綠鮮果蔬超市,受那則新聞原因,所有開張的超市都受到新聞的影響,造成了人心浮動。

每家超市都聚滿了人,都要求超市給一個說法,不然,就砸了超市里所有的東西。

這樣的事,很快就上了今日頭條,新聞熱點,及各種報社媒體。

桃源村綠鮮公司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出名。

仿佛一下子,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街頭老鼠。

……

「蕭總,超市按著你的吩咐除了z市內的店鋪外,其余全部暫停營業,目前,那些人除在超市門口鬧事,大聲嚷嚷,暫時沒有出事!」曾耀祖嚴肅的匯報道。

好在他們所走的是高端路線消失,過來買菜做生意的人,多數非富即貴的人。

這些人當中多數人還是比較有素質也比較明智,並非是那種聽風就是雨很是跟風之人。

他們現在只是要等一個答案,一個結果罷了。

至於那些鬧事之人,大部分是那種偶爾在超市買過東西的普通人家。

這些人的心里估計平時有些憤憤不平,也是有些仇視吧,畢竟,這些蔬菜太貴了,他們不可能天天買,然後這則新聞一出,仿佛找到了出泄口,全部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