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多面余所長(3)(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余罪:我的刑偵筆記(共8冊)最新章節!

「各位領導,各位兄弟單位同仁……這個案子最初的發生地在羊頭崖鄉,最早被捕的三位嫌疑人也在羊頭崖鄉,這樣吧,案情綜述大家手里都有,大家有什么疑問,直接提問,我們以提問的方式往下進行,時間是四十五分鍾……」邵萬戈按部就班道。話音剛落,下面舉手站起來一位同行,敬禮,挺胸提著問題:

「邵隊,我是大同刑偵支隊的,類似的案件我們當地也發生過幾起,大多數情況下都因為案發地偏僻、報案延誤、出警延誤而沒有提取到任何證據,可在本案中,你們根據糞便分析取得突破,這個有依據嗎?」

這一問恰在意料之中,邵萬戈一笑,余罪拿著話筒往董韶軍面前一頓:「你說。」

下面又笑了,董韶軍都有點不好意思地開口了。隨後他介紹了把人體排泄物研究嫁接到牛糞上的事情,根據路上糞便、未消化胃內容以及和養牛戶的對比,最終確定嫌疑人盜竊路線的事,排出了大量的提取證物照片,身後屏幕也在不停播放著。這個解說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各地市的同行不得不對二隊的痕跡檢驗水平刮目相看了。

從案發到確定偵破方向,到擒獲三位嫌疑人,剛剛進了一步就卡住了,又有一位同行站起來,提著問題道:「邵隊長,我是臨汾刑偵支隊的,我仔細看過這個案卷,對於在羊頭崖鄉設伏抓到三位嫌疑人,並找出追查方向一事,我有這樣一個疑問。你們是如何得知准確的案發時間、案發地點,進而在他們實施作案後人贓俱獲的?」

這是本案的一個謎,連許平秋也豎著耳朵聽上了,都認為這是個巧合,可「巧合」這個詞似乎實在不合適,如果一次也罷了,偏偏翼城、鎮川、海南幾地都有出彩表現。出現一個巧合可以理解,總不能都是巧合吧?

「這件事啊,到現在我還沒有鬧明白,羊頭崖鄉派出所究竟是怎么樣判斷出准確的作案時間和地點的,這一點,讓余所長來回答吧。」邵萬戈笑著道。

這可是余罪最得意的一件事,他興沖沖、樂滋滋地對著話筒開口道:「我猜的。」

喲,全場鴉雀無聲,這話實在沒人敢信。

余罪愣了下,補充道:「我想了好長時間,一下子就把他們來的時間、方式,都猜准了。」

場下嘩然,哄笑聲四起。余罪本來也笑著的,不過臉漸漸由紅變白了,他突然發現,自己得意的事情,成了全場的笑料。

許平秋暗暗搖了搖頭,他知道這小子很不適應這個場合,笑話已經不可避免了。他剛一側頭,恰恰看到了王少峰局長投來的一瞥,那笑容的意味,足夠讓他揣摩很久了。這一剎那,他很不自然地起身,悄悄離開座位了,他想自己還是回避一下好。

可回避已經晚了,剛才那位提問的哧笑著道:「余所長,要是猜的,回頭我得向您好好請教了,我們那兒好幾樁懸案呢,也幫我們猜一猜凶手。」

哄笑聲更大了,余罪的臉煞白了,他突然發現來自這些同行的眼神是如此不善,一剎那間,他心頭火起……

今日證道

「好,我告訴大家是怎么猜的,等我說完,大家覺得還是個笑話的話,我不介意就站在這兒,讓大家笑個夠。」余罪沉聲道,手持著話筒一頓,全場立時寂然,不少刑偵上的同行面面相覷,心想這話可大了。要說服這些雞蛋里都能挑出骨頭來的人,恐怕沒那么容易。

許平秋一下子定住身形了,他靠著牆,看著准備發飆的余罪。這個貨炸起毛來,誰也不認。這時他意外地發現了躲在會場入口一隅的馬秋林,於是他悄悄地順著牆根往馬秋林的方向踱去。

余罪清清嗓子,面對著質疑和審視的目光,意外地平靜。他搜索著電腦,找著相關的論據放到屏幕上。一剎那,他像一個久經歷練的偵查員,那份從容不迫足夠折服觀者了。

余罪開始了:「在羊頭崖鄉發生兩起盜竊耕牛案後,我們現場勘察初步確定查找方向時,遇到了這樣一個瓶頸,可能找到證據的地方都被大量無關的東西淹沒了,比如車輛轍印,比如可能提供飼草的地方,而且羊頭崖鄉山大溝深,想要天天設伏蹲守在零下十度的氣溫環境中守株待兔,明顯不可能。這個時候,我開始想一個簡便易行的辦法,於是,我根據案情,把有可能並案的所有盜竊耕牛案件相關資料放到一起,而這個時候,嚇了我一跳,這樣的案子在我省發生過上千例,還是不完全統計。

「一例一例比對是不可能的,簡單武斷地把某幾項並案也是不科學的,我當時想,這些盜竊嫌疑人在某些方面應該是有共通之處的,如果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或者捕捉到他們的思維方式,說不定我就可能判斷出他們下一次出現的時間、地點,於是我就做了。」

全場鴉雀無聲,這個說法太過匪夷所思,如果你試圖去理解嫌疑人作案時的真實想法,難道還算不上「巧合」?

眾人疑惑的時候,余罪開始排證據,這是一組十分簡單的證據,就是刑偵內部立案的資料,幾乎任何一個普通刑警都可以查到的所有相關資料。但資料數是海量的,一一在屏幕上閃過。余罪解釋著:「我大致看了全省一千四百多例盜竊案件,仍然一籌莫展。說實話,當時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兩天兩宿都沒睡好。一閉上眼,就是村里那些農戶丟了牛哭天搶地的樣子……而且我手下的鄉警不多,已經累得疲憊不堪,我當時擔心萬一有個疏忽,再讓偷牛的鑽了空子,我這所長臉可就真沒地方擱了。於是我一遍一遍地看這些可能啟發我的案情,我總在想,不管他案子做得多么精巧,總有破綻可尋,天網恢恢對於我們是個理想,可想做得天衣無縫,對他們同樣是一個妄想!」

這話帶勁,不少在場的刑偵專業人士,慢慢地被吸引住了。連許平秋也以一種異樣的眼光打量著余罪,他有點想不通,這家伙的成長速度,怎么會如此之快?看來似乎不是巧合那么簡單了。

當然不是,余罪回憶起了自己靈光一現的那個剎那,那是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如釋重負的感覺,即便此時憶起,也如此地清晰。他繼續說道:

「於是我就開始把大部分案子總結起來,找它們的共同點,發現了很多,一是大多數集中發生在冬季;二是多發生在警力薄弱、地處偏遠的地區;三是高峰期在年節時間;四是其中有很多案子,連起碼的現場勘察都缺失了,不是我們不做,而是接警後已經沒法做了……這些共同點很含糊,羊頭崖鄉的案子和它們幾乎全部相似,可好像又幾乎全部不相似,這個時候,作為警察,思維又要進死胡同了,因為你不知道這些條件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我想了很長時間,一直想不通該從什么地方下手時,我換了一種思維,一換,加上我已經知道的這些案情,我突然發現,下手是個很簡單的事……當然,我說的是換到嫌疑人的角度,下手作案啊。」

下面一笑,知道這思維置換是怎么回事,模擬作案方式。

「其實一換,路就通了,我設想,假如我要組織這起跨區作案,我該怎么辦?第一,我得考慮天氣因素,咱們北方冬季雪霜大,經常封路,總不能挑個雪天偷吧?第二,得考慮氣溫因素,簡單講,如果今天是零下十度的氣溫,而且是個陰天,農村人再傻也不會在這種天氣把牲口放出來,對吧?這是個最簡單的行為習慣;第三,現場沒有目擊是個大問題,可反過來,如果是作案者的話,如果我能不留下目擊,對我來講安全性肯定要提高很多,而這個做法也不難,已經知道是誘拐,提前把投料放到地方不就可以了?想到這些,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於是把這些翻了無數遍都沒發現玄機的資料重新比對了一下,然後我發現……真簡單!」

余罪手一摁,案件的資料上加了標注。跨度五年的案子,發生的時候幾乎都是晴天,還有標注是相對時間里溫度最高的一天。聽眾被這個異樣的思維方式吸引了,都在揣度著,似乎覺得從這里說明問題,好像有可能,又好像簡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