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2,那1呢?(1 / 2)

重燃 奧爾良烤鱘魚堡 1632 字 2020-11-24

最後一天考完試,譚慶川卻很平靜。

有時候認命就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

但內心深處又有隱約的不甘。總希望再看到李德利等人其他科成績,因為語文和數學並不代表整體,沒准這兩科落下了,其他科考得好呢,沒准那個宋時秋就這兩科最拔尖,其他相對偏科呢?沒准……

心頭總是有太多的念頭,卻無法通達。

所謂只有對手才能了解對手,譚慶川很明白,王奇這樣的人物,要是仗著一個狀元宋時秋,他是真能渾不吝往上爬到頂的,要是以後成了年級組長,成了教導主任,成了副校長校長,這個一中的天,就徹底的變了!

他所知道的有很多學校,就有這種人物,要不有權有勢,要不善於鑽營,進來後就像是闖進了綿羊圈,普通老師沒背景不會耍手段,哪是這種人對手。

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火箭般躥升,做教科組長,做教導主任,副校長,黨組書記,甚至到校長,但凡是擋在面前的人,都給整治下去,身邊圍滿了溜須拍馬之輩,原本好好生生的學校,生生變得爭權奪利一團糟。

當然,這些人,有的後來因為風紀問題倒了台,有的卻禍害活千年的直升教育系統當領導去了。這些人拍拍屁股走了,結果一個好端端的學校,就像是拿給這些蛀蟲鑽了的奶酪,是千瘡百孔一片狼藉。

很多在一線打熬的老師,涼了心,冷了血,教學質量直線下降,學校自然而然也就淪落末流。

這么多年來,看看那些半死不活的僵屍學校,例子還少了?

一高有王奇這樣的人,光是那些行徑,那些打擊譚慶川上位的做法,就其實已經引起了一些老牌教師和明眼人的警惕。

不少人是支持站在譚慶川這邊的。甚至在王奇拿譚慶川講課做文章,說不符合文件精神的時候,就曾經有和譚慶川素不相識的老教師站出來,在校長那里為他打抱不平,「譚老師的講課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被雞蛋里找骨頭的挑刺,是不是我們這些老人,都該被淘汰了?淘汰個干凈,就讓小人作祟猖狂了?」

對於這些仗義相助,譚慶川是很感激的。

他知道,大家都希望他能遏制住王奇,不能讓王奇這種人得逞,制止這種風氣蔓延。但這最終,還是只能落在專業能力的比拼上面。

事實的情況是……的確極不樂觀。

改卷組辦公室這幾天遭遇了各種托關系打聽小道消息的事情,以至於教導處專門重申了一次紀律,嚴禁改卷期間會客,擅離批改場地,還增派了巡視組專門守住批改場所,禁止無關人員再進入了。

這幾天的改卷組辦公室中,教師們或是埋頭批改,或是和組長商議,或是扎堆議論,商量這個學生的答題契合題義的程度而應該打多少分,這道題有沒有爭議,這個學生的答卷有沒有出規范……或是看到一篇奇特的作文,大家傳閱,有的點頭,有的搖頭……

而在外部,高一年級這邊,就只能安靜的等待成績最終的放出。

……

九班英語老師宋嘉在星期五上完了下午的頭兩節課,卻沒有急著離開辦公室。

就連下午只有一堂課的音樂老師秦西榛,都留在最後。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一天了,昨天有消息傳出試卷基本上是改完了,可能今天會出成績。不過這個過程是保密的,之前的傳言也僅僅是可能,今天出不出還不一定。

一場大考下來,別說是學生人心惶惶不可終日,老師又何嘗不是提心吊膽。

這不光是是檢驗學生成績,也是檢驗自己教學成績的時候,平時那些學生,到底有沒有消化了自己布置的學科內容,到底學到了多少東西?

分數,這種冰冷而直接的事物,就能說明真相。

誰提及分數,從學生到老師家長,乃至校長領導層,不是豎起耳朵敏感無比。說到底,這就是以分數論英雄的年代。

譚慶川這幾天里都沒有睡好,頗受折磨,他今天早上起來洗了把臉,看到鏡子里憔悴的自己,無奈笑了笑。

笑容苦澀而干懨。

想到這幾天改卷組都在加班加點,改分,統計,很快結果就要出來,竟然生出了一種不敢去辦公室面對的畏懼感。就像是生活有一道巨大的坎橫亘在那里,如同一個即將降臨頭頂的審判。

只是基本上已經到下午了,教科組那邊還沒有消息。

有的人認為估計今天也不會出成績了,明天星期六,全校繼續上課,如果明天還不出的話,可能這個成績就要到下一周周一去了。

九班下午的最後兩節課是譚慶川的課。

上課鈴打響後,a組的教師辦公室又空了下去,斜陽透過窗戶照射了進來。

偌大的辦公室里,就只剩下宋嘉和秦西榛兩個老師。

「小秦老師還不回家嗎?」宋嘉笑了笑,看過來。

秦西榛回應,「還有課沒備完,我再等一會吧。」

其實兩個人都知道他們在等什么。

同處於一個班,也有同仇敵愾之感,誰都希望自己教的班,能夠在一場考試中拿出實績。秦西榛則是有關切的學生和班級,他們都在等待著,看看到最後放學,教科組那邊還會不會過來下放成績。

時鍾一分一秒過去,指針指向五點過的時候,樓道里傳來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