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迎來波瀾(1 / 2)

重燃 奧爾良烤鱘魚堡 1336 字 2020-11-24

一夕之間,十中大葉榕之間就掛起了紅色條幅,上面是「歡迎教育專家孫蕭先生到校演講」,就連逸夫樓外面都有海報。

早上兩節班主任孫暉的語文課,結束的時候孫暉收拾,宣布道,「明天下午班會課時間,全班到階梯大教室聽專家講座……」

台下傳來學生們的一時窸窸窣窣的動靜,有打聽的,有振奮的,有驚訝的,孫暉又道,「都不能缺席,明天還有媒體的記者會過來,你們啊,多聽一下這些還是有好處的……」

孫暉一走,班上的學生少部分出門透氣,其他的則留在原位,教室里傳來嗡嗡嗡的討論聲……前排的郝迪轉過頭來,一群人湊在一起,郝迪道,「聽說這個專家很有名……」

張平點點頭,「孫蕭啊,現在名氣大得很,到處演講……我媽現在就拿這個跟我說事,現在就是覺得以前對我太嬌生慣養了……」

一群人紛紛哀嚎控訴。

「一樣一樣的。我們家上個星期聚會,飯桌上還把我和我弟提起來說了好一通。」

「狗屁專家!」

「也不能這么說,有的還是有道理的,可以去聽一聽,兼聽則明嘛。」

此時這種紛紛扎推的情況,十中上下大致如此。

程燃倒是知道這個「教育專家」,不光是這個時候出名,一篇中日夏令營較量,可以說是轟動整個國內教育界,經久不衰,讓八零後整整一代人蒙上心理陰影,影響還波及九零後,甚至在未來的父母親戚朋友的朋友圈,這篇文章甚至類似這種行文的風格,都有著病毒式傳播的能力。

譬如類似的一個段子,說是「曾經有教育家做了一個實驗,給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一杯水,讓他們不用火就讓水沸騰起來。中國小孩拿水在太陽下曬了一天,沒有如願。而聰明的美國孩子拿來四杯25度的水混合到一起,輕松地把水溫升到了沸騰的1oo度。僵化的思維,落後的體制永遠無法培養有創新意識的大科學家。」以及類似這種把中國孩子和別國孩子拿在一起比較,有的甚至完全杜撰,從各個方面指出中國孩子的差距和不足的偏激行為,便和孫蕭當時的言論風格如出一轍。

每個人的學生生涯中都有「別人家的孩子」,而這個教育專家的這則文章就可以說是中國學生面前「別人家孩子」的巔峰,這個年代對中國教育造成的那種自卑心理,很有當年美利堅指責那批年輕人是「垮掉了一代」的殺傷力。

這算是個時代印記。沒想到這么個人居然演講到十中來了。當然不止這個時期,甚至未來二十年,這個孫蕭都一直活躍在國內教育界,冠以「著名教育專家」的名頭,到處演講出書。

其實程燃對於此的態度,還是這屬於時代的一部分吧。

盡管這個教育專家所推崇的內容有失偏頗,不顧事實指責中國的教育,中國家長和中國孩子,但放在年代推動的角度,還是刺痛了當時一些人的自卑心,讓很多人生出愛國情緒,迎頭追趕。

不過這孫蕭的名氣,還是讓程燃有些意外的,和張平出教室去食堂大樓買水的路上,能看到學生會和社團的學生跑上跑下,前往逸夫樓大階梯教室布置會堂,還有學生說起和孫蕭相關的事情。

去年《人民日報》,今年《光明日報》都對孫蕭進行了專訪,而他目前還是《少年兒童研究》的雜志主編。這么一個光環加持,名頭正火熱的人,到十中來演講,這個時期的十中學生還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對於經過主流官方媒體報道,有正經頭銜的名人,特別是教育界名人,還是自下而上的仰望和尊敬的,普遍對這場演講是振奮和期待。

在園林遇到了秦芊和袁慧群,彼此之間的關系疏遠了很多,但像是這種時候,還是會打個招呼的,袁慧群對程燃嘻嘻一笑,「不錯啊,程燃,十大校帥里排名第五啊!」這是說那個學生小報上面的八卦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