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問道於江湖(1 / 2)

重燃 奧爾良烤鱘魚堡 1690 字 2020-11-24

創業是九死一生的過程,一旦公司創立起來,每一個環節流逝的都是真金白銀。

特別是做看不到盈利模式的公司,就是一場耐力和意志的較量,哪怕公司的模式再先進,理念再前沿,融不到錢就只有曝屍荒野一條路,自然界競爭的嚴酷其實在這上面一覽無余。

其實看大哥程齊,缺錢可以直接缺到質押股權的地步,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知道那種失去理智,賭徒般覺得搏一把興許就能熬過去的這種心境。

很多好事圍觀者和後來人再看一些創業失敗案例的時候總好像能夠總結出洋洋灑灑的理由,為何失敗的經驗教訓,這就像是開了地圖全開打戰略游戲,好像一目了然看到雙方布局,誰出了昏招,這人智商這時怎么這低,但其實這些大多都是天真者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大多數的創業過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充滿戰爭迷霧的戰略游戲,這些迷霧可以是政策,可以是市場前景,可以是今天一個變明天一個變的客戶需求,甚至還可能是來自於團隊內部的矛盾和摩擦。這么多因素組合在一起,哪能是簡簡單單的找對路,看對方向,不犯錯誤就能概括得了的?

而其中團隊領導者所要經歷的折磨和所需要的意志,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的,就好比現在的馬老板,彈盡糧絕,公司全體吃方便面,甚至大家都拿出家本東拼西湊維持公司運作,而他則是到處聯絡各方資本給阿里輸血,正兒八經的投資機構基本上都拒絕了他,到目前為止是二十多家投資方拒絕,往後還會是三十家,四十家……只要他沒有融到錢,這個過程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

而且這還不單純是你提出要求,別人拒絕這么簡單,不是後世打個電話問你哥需不需要貸款,不需要掛了電話摸摸鼻頭重新撥號問那邊的姐。

有時候你還要當著對方公司高層,准備充分而周全的演講和報告,被對方審視,琢磨,駁回,可能面臨的是挑刺,辯論,爭議,表面客氣說再考慮考慮,背後卻「異想天開」,「滿嘴跑火車,是不是做過傳銷?」,「說的項目這么大,怎樣看都覺得是騙子!」,「長得太丑」,「獐頭鼠目」之類的嘲諷,當然更多的是總是一腔熱情准備的說辭和ppt,最後碰壁,心血摔打在冰冷牆面上的那種落差。

沒有希望,可能就不會失望,可如果每一次都不能滿懷熱情把自己調動到最佳狀態,你又怎么能期待能打動對方?

在這樣的情形中,馬老板被拒絕了幾十次。可是每一次他都還能坦然微笑的回公司面對大家,說「我今天又拒絕一家投資」,設身處地換作自己,你能扛多少次?

這樣的人,你可以說他臉皮厚,但身上扛著幾十個人的未來和命運,還有想要把公司發展壯大的期望和理念,臉皮厚又算什么?當你負擔起這么多東西的時候,容易和自尊這些詞語,就從你的字典里抹去了。

程燃看著馬老板,主動用手上的毛糙塑料啤酒杯和他碰了一杯,「馬老板如果想跟我談,我們就開誠布公,所以這些撐面子的話在我面前就不用說了。」

馬老板臉色微赧,卻也只是尷尬笑著而不語。

其實他這個時候的無言已經等同於默認程燃的話,但他到底還是沒有承認,這就給人一種說不准他還有後著的態度。

但心里現在很慌,這程燃什么來路,一雙眼睛洞若燭火。

「你有商業計劃嗎?」程燃問。

「有的,我們要做服務中國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公司……」

程燃搖頭,「這只是口號,一個期頭,不是詳細的計劃,詳細的計劃是拿出方案,第一步要做什么,達到什么目的,第二個階段要做什么,做出怎樣的產品,後續又該如何執行,第三步,第四步,每一個階段詳細的規劃……」

馬老板怔了一下,笑道,「有的有的,我回頭給你看……」

其實是緩兵之計,有這么詳盡的計劃才怪!現在的計劃就是融到錢,只要有錢,多吃點盒飯,做啥都可以。

「你沒有。」

馬老板笑笑,再一次笑而不語。

程燃道,「但是沒有關系,就像是我跟李明石和林曉松說過的一樣,從中國黃頁我就看到你的事跡了,我認為馬老板終將會成功的。而正好你和我大哥這么有緣分,這回來到蓉城,我相信也是緣分,所以我投你……你期望獲得多少投資,而你能給我多少股份?」

本來馬老板已經不抱期望了,他其實這次來蓉城也是如此,說是拒絕投資,其實是找程齊這個他認識的「大佬」來了,就是為了拉贊助的,實在是窮得沒米下鍋了,沒辦法來碰碰運氣,失敗了也無所謂,反正失敗了那么多次。

但其實要說全是被拒絕也不妥當,至少上一回馬老板還是真正拒絕了一家國企的投資的,這家國企打算投資他們一百萬,要百分之八十的股份。馬老板差點喊著「神經病!」拂袖而去了,當然這回是正兒八經的他拒絕的投資。

在得知面前男子的決定後,馬老板一時之間有些恍惚,委實有種幸福來敲門的感觸,但很快他調整過來,不能自亂陣腳,不過呼吸明顯開始不穩定了。

其實要他如後世那般裝逼如風好像也太牽強了一點,畢竟每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成為現在的你的,那必然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而在眼前這個一切都很稚嫩的時代中,其實眼前的馬老板和一個屢次碰壁的創業者沒什么區別。真要說區別的話,就是從小到大委實是在打擊中成長起來的,無他,唯面皮厚也。

「你能投資多少?」

「如果我要你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你覺得多少錢合適?當然,我不參與運營,最大限度的發揮你主導下公司的主觀能動性。」

馬老板仔細的想了一會,抬頭,「到目前為止,我給伙伴和員工的期權占股是百分之十,我還需要對未來的主要人員一個儲備期權的空間,所以百分之四十,實在太高了,但我可以給你百分之二十五。我覺得……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