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陰定休出世,萬魔回避!(1 / 2)

王崇在放聲大哭,邀月亦是淚眼婆娑,她心頭知道,此時的這位「弟弟」,心頭得有多么「悲痛」。

被掌教演慶真君逼迫,叛了師門!

這種事兒,換了邀月只怕也是痛不欲生,難過的無以復加!

邀月輕輕走到王崇身邊,把這位「弟弟」攬入懷中,王崇的悲戚,非但沒有止住,反而更加痛徹。

邀月正不知該如何安慰,她的纖腰就被王崇反手抱住,死死都不肯撒開。

過的良久,金母元君的聲音,才幽幽響起,說道:「世上事,本就難以兩全,我許你三次出手,為雲台山擋災!」

元君之尊,非同小可,諾言一出,天地都生出震動!

王崇心頭惶恐,根本無言以對,演天珠卻送了一道涼意出來,忿忿不平的罵道:居然給九煙那混賬東西占了便宜!好生可惱……

王崇是真的怕了!

他出身天心觀,就連開派的老祖,也不過是個大衍,還為了修成大衍,把自己弄成了殘廢,只能在棺材里苟延殘喘,見不得天日。

王崇那時候,只覺得,自己有朝一日,修成天罡境,能夠一口氣,浮空十丈,舉手抬足,有罡氣伴身,就已經是人生極限。

後來他因為修成了五識魔卷的末那識和多羅識,被門中點選,要卧底峨眉,王崇只以為自己死了。

峨眉是何等龐然大物!

他區區一個天心觀弟子,想要混入峨眉,還竊取功法寶貝,怎能成功?只怕還不等踏入峨眉山,就被峨眉的長老識破,當場誅殺。

再後來,他終於混入峨眉,也不是沒有心思活泛。

那時候的王崇,只覺得自己能夠竊得一部,諸如《少陽真訣》之類的功法,修成大衍劍仙,跑去海外做個逍遙散修,已經是平生極致……

現在呢?

王崇手握甚多玄功秘法,就連天下排名可入前十的飛劍都有兩口,不提本身修為,人妖相化之術更能讓他有金丹境的修為。

金丹境!放在任何一家門派,都是仙道宗師一流,就算峨眉,諸如玄鶴這等長老,也不過才如此修為。

王崇當時只想著,這輩子已經沒得遺憾。

被峨眉,毒龍寺,逍遙府追殺,他也不甚怨悔。

如是一輩子在天心觀,哪里有如此風光?就算被峨眉,毒龍寺,逍遙府的人抓了,當場殺死,總算也品嘗過金丹境的滋味,曾經出入青冥,也曾飄搖御風……

縱然死了,也是值了!

王崇自負膽大,縱然生死一線,連場大戰,也不曾有過懼色!

但如今……

他是真的心頭恐懼,怨生無名。

王崇緊緊摟住邀月夫人的纖腰,感受的不是溫香暖玉在懷,而是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

只是就連他也不知道,這根稻草,最後會不會化為利刃,把他「一劍誅心」。

金母元君許諾,出手三次,替雲台山擋災,又跟他王崇有什么關系?

王崇心頭惶然不減,但卻不能不做反應,他忍住了悲戚,雙手伏地,哽咽難言,說道:「季……觀鷹,謝過元君,只是此恩難報,此憾難消,還請元君指點前路。」

金母元君沉默了良久,這才嘆息一聲,說道:「演慶師兄收了你為徒兒,過幾日,你就去他那邊學道吧!邀月這邊,你可以隨時過來,修行上有甚疑難,可與邀月一起,向我討教。」

「演慶師兄精通先天玄指演命術,陰定休老道飛升,他便是時間推算的第一人,有他替你遮掩,你只要運功改換骨骼樣貌,除非是峨眉的回仙鏡,什么都不必顧忌。」

「從今日起,過去種種,如煙花朝露,未來種種,便是新生。安心做我吞海玄宗的掌教弟子吧!」

王崇沉默不言,他是真不知道,自己今後下場如何,道君的弟子,豈是好做?

邀月夫人親手扶起了王崇,素手輕挽衣袖,替他拭去臉上的淚痕,柔聲說道:「今次是姐姐對不起你!」

王崇搖了搖頭,低聲說道:「此是我自願,並不是姐姐……」

說到這里,王崇強行壓下了心頭的一切恐慌,硬起了心腸,沖著虛空八拜,算是謝過了金母元君的允諾,以及指點迷津。

八拜之後,王崇便對邀月說道:「我欲閉關三日,凝定道心,還請姐姐借我凌虛葫蘆的洞府小住。」

邀月夫人大是憐惜,答道:「還說什么借用,姐姐與你還分什么彼此。」

邀月把腰間的黃皮葫蘆一抖,把王崇收了進去,她知道王崇需要一個人靜一靜,便把黃皮葫蘆仍舊掛在腰間,也拜謝過自己的師尊。

金母元君沒得再說話,神識已然退去。

王崇登上了摘星樓,靜坐了半日,這才想道:「明日該去拜見演慶真君,學習山海經了。」

他念頭才起,心海中就浮現出了八篇法訣,不由得心頭駭然,這才知道,演慶真君早就施展通天法力,把八篇山海經種入了心海。

山海經一山一海一重境界!

八篇山海經,對應從煉氣到化道八重道家修行,直指道君至境,是天下間,最沒有瓶頸的功法。

但此法也有一個絕大缺陷,那就是修為進境,緩慢的令人指,明明道法之流,卻比上古氣法,進境還要更慢幾分。

就說入門的第一重境界:翠微靈山,三潭印海!

尋常道家煉氣之術,道法之流,若是弟子天資橫溢,不過數月便可修成第一重煉氣境界,但饒是一等一的天才,修行此法,也要七八年光陰,絕無可能一步登天。

至於第二重境界:小重山,如月海!

更是需要三四十年光陰,要知道,就算凡俗的先天武學,也不見得需要如此漫長光陰,諸如峨眉心法,更有可能在數月時光,就煉氣胎元大成,遠遠把修行此法的吞海玄宗弟子甩的塵尾都吃不著。

至於第三重境界,更是匪夷所思,須得三百年以上的苦功,尋常修道之人,壽元盡了,都未必修煉的成。

所以此法縱然全無瓶頸,卻也沒幾個吞海玄宗弟子修行,最多有人為了扎穩根基,修煉前兩篇。

此法用來扎根基,為天下第一穩固,而且心法中正平和,可以專修任何法門,亦可與任何法門兼修,不相沖突,各派道門,沒有任何一門功法可堪比擬。

只是第三篇以上,那是真沒有幾人願意苦持修行了,最多也就是兼修,吞海玄宗內有記錄修行此法至第三篇,歷代弟子加起來,也不過一二十人。

要知道吞海玄宗可不是峨眉那種人丁稀冷的門派,足足有數萬弟子,弟子之眾,甚至不輸給逍遙府。

王崇驚訝過後,心頭又復微微一愣,因為他有一種,極端熟悉的感覺。

這股熟悉的感覺,讓他心底油然生出一股寒意。

「當初我修習小無相劍訣,也是這般感覺,這門功法簡直與我是天造地設……」

王崇一字一句,把這幾句話說的咬牙切齒,只是演天珠卻並沒有出現,又是無賴一般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