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六、須彌山,彼岸海(1 / 2)

陽頂真拜師玉鼎魔聖,自由就苦修魔門的天魔萬化玄變經,自負絕不輸給項情之流,至於魔極五子,更是從不放在心上。

他證道陽真,比項情還早一些,故而從來也不覺得,世間除了有數的幾人,還有誰能奈何了自己。

王崇沒有回答陽頂真的話,順口問了一句:「如此苦心孤詣培養出來的徒弟,被應揚殺了,玉鼎也沒有惱怒嗎?」

演天珠送出一道涼意:也給應揚殺了。

王崇精神一陣恍惚,腦海里多了些許記憶,忽然就明白了過來,嘆了口氣說道:「怪不得!後來魔極宗沒有太乙。」

演天珠送出一道涼意:應揚劍斬七魔聖,也是恨到極處了。

王崇摸了摸鼻子,忽然想問一句,應揚究竟是把誰恨到了極處,但終究沒有開口。

陽頂真雙手一翻,他見王崇不理會自己,只當這兩個賊廝傲慢,天生該著死他手里,大棒就沖著天魔太乙身去了。

王崇倒也怡然不懼,伸手輕輕一搭,只覺得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涌來,不由得驚道:「居然是萬魔山!」

都御道人修煉萬魔山,是以山御萬物,陽頂真修煉萬魔山,卻是把萬魔山的力量融匯到自身,一舉手一投足,便有山一般的絕世大力。

倒也說不上,誰人更高明一些。

都御道人走的是煉法的路數,陽頂真卻走的是煉力的路數,若是走通暢,便是魔家以力證道,萬般偉力歸於自身。

王崇也沒走這個路數,他核心魔功始終是五識魔卷,後來改換兩次,一次是煉魔滅仙法,一次是玄都術,都是萬魔歸法的正宗路數,不走這種奇門。

王崇把玄都術運起,陽頂真這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就如泥牛入海,瞬息間被消弭的無影無蹤。

陽頂真大吃一驚,心道:「這兩個平平無奇的家伙,難道是道魔兩家的頂尖人物?此人身不動,形不搖,就把我的一股力量消卸,只怕並不輸給與我。」

他收了掌中大棍,反手一挑,就沖著道家太乙身砸了下去。

王崇的道家太乙身,修煉的是山海經,如今更修煉到了第七經不周神山,北冥苦海。

山海經的八重境界,分別是:翠微靈山,三潭印海;小重山,如月海;幽玄陰山,黃泉獄海;九黎山,扶桑海;無量量山,吞淵淵海;昆侖山,星宿海;不周神山,北冥苦海;

以及第八重——須彌山,彼岸海!

此法可以直入道君,但卻只得八重,不能渡劫成仙。

但王崇此時,不但山海經修煉到了第七經,更在演慶真君手中,學得了界天經和混天斗勝法。

吞海玄宗的道法,其實別有一種玄妙,講究兩兩相對,勝勝相合!

比如混天斗勝法,須得有另外一門五行道法為根基,才能修行,本來吞海玄宗大都以御天兵法為根基,但王崇以山海經為根基,反而功力更為雄渾,威力更為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