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二、機緣盡了(1 / 2)

司徒威這些年,也從八家之中,挑選過幾十次優秀的後人。

如今峨眉在王崇手中,早就有了規矩,要先做記名弟子,學習他改過的少陽劍法,學的好,才有機會拜師,學的不好,就會被送去丹鼎門。

司徒威先後帶入峨眉的八家後人,居然一個能拜入峨眉的也沒有,有七八成耐不得清苦,只有二三成被送去了海外丹鼎門。

對這三個晚輩少年,他也並不十分篤定,一定能夠拜師峨眉。

這種事兒,如今峨眉二代長老,三代弟子,都有在做,王崇甚是歡迎各位援引親眷來拜師,只是篩選嚴格,故而司徒威也不算走門路。

素琴好幾次,都跟著司徒威回來祭祖,故而早就被八家的後人,當做司徒威的仙眷,視作祖奶奶一流。

故而這些八家的後人,執禮十分恭謹,一個李家的後人,笑呵呵說道:「這三個小子,也不知道有沒有福氣拜師峨眉,但我估摸去丹鼎門還是有些機會。」

素琴仙子忽然想起來一事,暗暗忖道:「怎么這幾次回來,八家的年輕人,就只有李家的人沒有去過峨眉?」

她偷偷傳音給司徒威,司徒威難得苦笑一聲,回了一句:「李家的人都去雲台山拜師。」

素琴仙子這才明了。

司徒威和素琴仙子都知道,李家和毒龍寺的關系,毒龍寺連續三代不曾渡走李家的人,就再也不派人過來了,跟李家的緣分就算是盡了。

後來幾家都有人去過峨眉山,但因為受不住清苦,回來的也不少,好些回來的人就覺得峨眉不是什么好地方。

偏偏李象拜師雲台山,故而李家的幾代人都覺得去雲台山比去峨眉山更好,漸漸李家的晚輩,就再也不來求司徒威了。

其余幾家的晚輩,也大多都覺得,只要熬一熬,去丹鼎門更好,反而越促生了一種風氣。

素琴仙子沉默不語,心道:「最多再有三五代人,大師兄就會漸漸覺得不親,除了祭祖,也不會還來跟這些晚輩親近了。」

其實這幾年,司徒威就不大願意回家,只是多年養成的習慣,也指望八家能有些出色的人物,這才堅持回來省親。

只是這數十年,他帶走的年輕人,次次都不成氣候,最好也不過去了丹鼎門,司徒威也漸漸消歇了心思。

作為司徒家許久以前的老祖宗,司徒威和素琴回來,自然時時都有晚輩跟前伺候,每天都頗熱鬧。

這一日,司徒威正想,也該離去,忽然就聽得一聲長笑,喝道:「威叔!小侄兒拜見。」

緊接著三道遁光落下,為一人正是李象,其余兩個也是當年拜師秦旭的年輕人,只是如今,容顏都已經老去,外貌似四五十歲之人。

這卻是因為,他們道入大衍的太遲,故而容顏就不能少年。

司徒威是少年時,就道入大衍,故而如今也還是二十余歲的模樣。

三個中老年人沖著一個少年叫叔叔,也就只有仙家才慣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