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他鄉各異縣(下(1 / 2)

唐殘 貓疲 1904 字 2020-06-22

在這面顏色尚且贊新的旗幟之下。朝廷新任的江西觀察使高茂卿,也在緊張而肅然的望著這些戰場。至少從他的姓氏上看,無疑也是那位「南天一柱」「國之壁臣」的高郡王、高使相的族人。

這位當時名將可素來是舉賢不避親,也樂於提攜自己的子弟族人;因此在他所任事過的地方,高氏親族也屢屢當任要害職事,而得以遍布在河隴、京兆、鳳翔、西川、安南、浙東各地。

高茂卿就是其中之一。只是身為這位渤海名門、禁軍世家的高郡王族人,自然也有三六九等的親疏遠近之別。從名字上看就可以知道,高茂卿也就是堪堪未出五服,身在三代之內的遠親,勉強可以叫上一句「叔翁」而已。

是以後來高茂卿以明經科入選之後,就在沒有選擇去經過吏部銓選的考揭試,而出以待放選人之身應征從幕西川節度使任上;由此在對戰南詔的戰役中,很是積攢了些資歷也開拓了許多眼界,被進一步保舉為西山判官,清溪關防要使。

只是這位喜歡在陣前裝神弄鬼的開壇做法,驅使六甲神兵的把戲,委實很是不得軍心也著實令許多人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後來的成都突將之變;以客軍屠戮本地突將滿門老幼的做法,自此大失地方士民人心。

他們固然不敢和這位殺人如麻,對敵人和之人都夠狠的「落雕侍御」較勁;但在他離任之後就不免變相的排擠和疏遠,乃至於留下的高氏族人子弟為難了。

所以正在清溪關外負責營造柵寨的高茂卿,也不可避免的被殃及池魚;最後他只能想法子求了這位叔翁的淵源,乃從這種無力作為的局面當中求取脫身出來;但他好歹也是朝廷科舉出身的選人,又事高氏門第。

朝廷發下恩旨令有志之士往南方賊亂頻繁之地,去光復國土而重建王化;專門選了他們這么一批出身高貴而忠誠可靠的門第子弟,帶著朝廷授予空白告身到地方讓上去招攬和聚附那些,心念朝廷的「忠良義士」。

說是江西觀察使兼洪州刺史,但是實際上給他帶到任上的;除了一疊空白告身和些許宮中發出輕貴財帛之外,只有數百余名武裝部曲而已,再加上路上招募的亡命、游俠兒、惡少年什么。

至於那些幕僚之選更是一個皆無,因為沒有人願意更他過來以身犯險,說不准那天就死在路上或是治地里了。畢竟他這個所謂的江西觀察使,空有其名而並無寸土可為立足,就連理所都沒在賊中。

而且,當初朝廷專門挑選出他們這批出身可靠的忠良之輩,額外加恩特進品秩的足足有上百人之多;但是就在受官完畢的第二天,這些人就已然是少了一大半了。據說,都是連夜得了各種急症或是家中出事的緣故。

最後進宮拜謝天恩,接受坐在垂簾背後由中使代為傳話的,當今聖主勸勉之言的也只有那么四五十人;然後例行的頒丅賞賜,又食不甘味的留宴之後;他們這些人又當場在宮門外散去了大半數,說是家中的長輩父兄急招。

最後十幾個人,在政事堂的堂後官帶領下,從吏部取了告身文書,來到左銀台門領取朝廷撥付的財帛;結果當場開箱發現里頭盡是宮市使用來強易民間的破繒爛彩之流的陳舊之物。這下就有人當即破口大罵起來,又有人失望的想要離去。

這時候,卻是有宰相豆盧緣和崔伉,親自帶著一眾臣屬過來看望和慰勉他們;然後又訓斥了那個提供物件的宮門使;並另行交付了一批據說是從城中諸多門第募集而來的義助之資,才把他們給重新安撫下來。

最終准備了幾天的光景,等到他們帶著親隨和扈從臨行出發之時,卻是發現彼此兩雙手之數都要交湊不全了。按照各自領受和分派的去處也是不盡相同。像是江東、兩浙這種一等富庶之地,卻是高茂卿亦是求之不得的。

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補了一個因為當場犯病,而讓出來的江西道的缺;然後就此相互拜別同祝好運之余,帶著十幾名踏上了漫漫前路;期間在行路上又發生了許多事情。

他才走出潼關的范圍,就有兩名扈從就此不見了;然後在東都附近的河陽橋難關外,又有人連夜暗中偷了他的坐騎,想要私下逃跑而被捉住當場明典正刑了。接著,又在淮水的渡口遇上了飢民蝟集事件,為此丟掉了了一些行囊和資裝。

至於他那些同樣一起出發的同伴們,有的直接南下借道散關前往了西川,有的趨向商州前往了山南,有的和他一樣來到了關東,卻又找個由頭進了洛陽城就再沒出來,此時更是全部音訊皆無了。

而在出了虎牢的中原大地上,雖然號稱還是朝廷的治下;但是在諸多官軍據守的城池之間,卻是層出不窮的一股股盜賊,和成群結隊徘徊於道途的流民了。

然後又有官軍往來驅逐和捉殺其中以為功績。就連高茂卿一行人若不是有代步的騾馬為腳程,也差點兒未能幸免於難的。等到地過了淮水而進入濠州之後,他身邊還能跟隨的也就剩下小貓兩三只的數人了。

按照那位倡導此事的宰相鄭畋、鄭大相公的建言和允諾在先,只要他們能夠光復一地,就能夠授予一地之任;朝廷只要得到確切的消息就會予以追認。

就像是數載之前那位死在任上的,前平盧節度使兼都統曾元裕的子侄曾袞,在安南據地光復一時而自稱節度和都護的勵志故事一般;呼吁和鼓舞這些的「朝廷棟梁」,能夠在賊軍橫行的南方大地上有所作為。

只是有些可笑的是,相關的消息居然還是賊軍給公布出來,朝廷才得以聞之並進行了追贈和加封。而作為當年私下幫助過這位赴難國士的崔安潛等人,更是得以加官進爵而沾光受益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