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1 / 2)

唐殘 貓疲 1805 字 2020-06-22

簇立在漢水支流之畔碩大而方正的劇場,是周淮安親手畫出來的外觀和內在部分效果圖,再由當代的工匠在具體細節上自我發揮,最終建造而成某種外表古色古香,內在卻相當西式異化的木構混合體。

因此,這座方方正正如同一塊印璽的建築,足足有五層/六丈之高,二十丈的邊長。內里的一至三層都是貫通樓層的演出區,被劃分成了一大四小的劇場。然後又間雜著過道、茶廳、休息室等過渡的附屬隔間。

通過盤繞在外層的回廊和階梯而上,連接起來四層、五層和部分露台上斗拱飛檐的建築,才是各種宿舍、飯堂、道具室、行裝間,倉房在內的功能性區域所在。

而在主體建築之外,又有護城河一般的人工溝渠和水池環繞著,僅有十數道寬短的拱橋橫跨其間。既是作為配套假山花石的綠化措施和人工景觀的一部分,也是為了以防萬一的防火需要。

作為太平軍屈指可數示范性的公共建築之一,這處劇場除了定期的公演和內部排演之外,其余時間里也偶然接受來自民間曲藝班子和行院畫舫,乃至個人之家的租賃使用,以為維持所費的補貼。

其中各色演員的主要來源,就原來那些官屬行院,教坊中的女子來充任,經過了數年時間過渡、適應和淘汰,大多數人在這里找到了不用出賣歡笑,也能養活自己乃至過得像樣的新生計,以及相應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的所在。

當然了,作為拋磚引玉式的首發表演項目,其中大部分劇本的素材和概要,都是周淮安主動提供的,然後由相應的專業聲樂團組給補完和改編成符合這個時代風貌的具體作品。

當然了,都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內容。比如哪吒鬧海、劈山救母,石猴大鬧天宮,之類熱鬧紛呈而讓人喜聞樂見,又富含反抗精神蘊意的神話志異。

再不然就是以底層市井為視角,揭露官府黑暗與世家門閥腐朽墮落,所造成無數悲劇的《梁祝》《牡丹亭》《救風塵》《孔雀東南飛》、《紫釵記/霍小玉傳》,《破鏡重圓》

或是描寫海外奇觀的的《鏡花緣》《山海經》《搜神記》之類著作,所重新演繹出來的各種人情故事和冒險傳奇。

不過今天的戲劇牌目上,既有滑稽諷刺劇《連升三級》《五大天地》《欽命大臣》,也有才子佳人的啼笑劇《三笑姻緣》《白蛇傳/青蛇》《倩女幽魂》《畫皮》。

作為某種不欲引起轟動和騷亂、或是其他緊張情緒的特權;周淮安一行人直接在劇場外的庭院一角停駐下;然後由一條形同風雨橋一般的半封閉廊道,徑直引入到其中最大的一處場地當中。

今天雖然不是最為熱鬧的年節假日,或是專門用老勞軍的場次;但也正逢那些軍屬和工作人員家屬,拿到作為福利的招待卷,而分批輪番過來看劇的日子。

所以底下大廳里,從前排帶案子的坐席,到後排的長條凳都已經坐滿了七八成。而又帶著抑制不住好奇、欣然、迫不及待,交頭接耳的紛紛嗡嗡聲,而看完了正劇開始前用來簡單介紹背景的三段歌舞。

「昨日像那東流水。。」

而在舞台斜側邊上,視野最好三層專屬的包廂之中,聽見作為開場熟悉的《鴛鴦蝴蝶夢》曲調,周淮安不由用起了某種恍然隔世的惆悵和感懷。

然後隨著劇情的展開,吸引了絕大對數人的注意之後;周淮安卻是忍不住回想起來一些事情來。因為比較搞笑的是,自己身邊幾個大小女子喜歡的文藝作品類型也不盡相同。

像是最早出現在身邊的青蘿,大概因為和出身環境有關系,喜歡《賣油郎獨占花魁》《李娃傳》《霍小玉》《救風塵》等才子佳人終成眷屬式的鴛鴦蝴蝶派大眾作品;

而小掛件則是比較鍾意風花雪月與悲歡離合的言情故事。但是所好的卻是《帝女花》《半鏡緣》《金粉世家》《長生殿》《西廂記》《桃花扇》《琵琶記》等,與時代背景和家國命運有所干系的作品;然後在不經意間還會偷偷與骷髏精抱頭在一起哭的稀里嘩啦的。

而窈娘則同樣是喜歡武俠類的題材,尤其是《女帝奇英錄》《上林春》《長干行》和《玉釵寒》《萍蹤俠影》之類,以自強自信的女性占據主導角色的題材;那種溢於言表的心馳神往。

至於看起來嬌柔怯弱的曹紅葯,則是比較中意那些鬼神志異類的《聊齋志異》《封神榜》《閱微草堂筆記》之類的節選,經常看一驚一乍的蜷縮成一團,卻又忍不住要看下去。

「半冷半暖秋天,熨貼在你身邊,靜靜看著流光飛舞。」

當《流光飛舞》的歌聲再度響起在中場間幕的時候,女孩兒才從沉浸的演出劇情當中回過神來。

「不知道郎君當初是在何處就學,又是師從於那位隱世名師。。能夠曉得這么多東西。。就連編曲和作劇也是不落人下的。。」

紅葯兒輕輕插著眼角的濕潤而感懷道。

「一切都源自生活和見聞嘛,說實話我早年去過很多地方,拜訪和求學過過少人,但是請教最多的還是百度。。」

周淮安信口應道。

「百度大師么?」

紅葯兒驚訝道

「號稱包羅萬象而無所不能、無所不知,遇事不解但問百度皆可有所得之。。」

周淮安笑了笑,又道:

「而後才是龍空山和音速寺;終日有頗多志同道合者求教和論道其中。。更有稱道一方的名家大師,居中開講而為眾生答疑解惑。。那可真是何等盛況空前,雖然幾經變遷而長盛不衰」

「難道是比同玄奘大師求法過的那爛陀寺所在么?」

紅葯兒不禁露出一副敬慕和神往的表情來。

「大抵相同把,只是不限於佛門的源流而已;凡是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皆有專屬的精義和論道之所;因效法佛門法壇所設,故又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