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1 / 2)

唐殘 貓疲 1781 字 2020-06-22

而在大江對岸丹徒城內,靠近大堤名為鸞提閣的臨時中軍,戰前動員兼軍情通報擴大會議上,同樣也在討論著類似的問題:

「本軍想要輕取江東的一個關鍵所在,就跳不開對岸的淮南鎮。。」

負責江東方面情訊匯總和判研的參謀第六組組長,第一批學徒隊碩果僅存的數十名生員之一李子義,站在一副頗為簡陋的圖版面前,對著眾軍將侃侃而談。

「根據本軍歷年驅使往來行旅商販中的奏報,如今的江東四路,除了暫且統一安定的福建路之外,其余兩浙並宣歙大部,正為十幾支大小武裝所分據,而時斷時續的紛爭攻戰不休。。」

「其中強橫勢大者具有一州或是數縣之地,自封觀察、防御、守捉、團練、兵馬使,而勢小寡弱者亦據一縣一城或是數鄉、寨之土,而敢稱刺史、長史、司馬、別駕、縣令之屬。」

「其下又有諸多附從的鎮扼使、土團官、義營將,而各有部曲、鄉兵驅從其間。。其間的干洗和淵源,有錯綜復雜而莫能事一。。此外,又有好些旋起選滅、居常不定的流兵、亂匪屢屢竄走期間。。」

「尤其是自從周寶所率鎮海節度使所代表的官軍主力,為本軍所相繼擊潰和攻滅之後;所謂的十萬義營兵就從此煙消雲散各自歸鄉稱據。。」

「地方上就剩下前杭州八都團練使董昌的臨安鎮、沿海兵馬使張全的明州舊部,胡逗洲狼山鎮的王郢殘余,這幾家算是稍有長久淵源的。」

「只可惜錢(具美)都尉不在此處,不然有他來現身說法講解此處,相比更能夠令大伙兒感同身受了。」

說道在這里,李子義略微扯了個有點冷的笑話才繼續道。

「其他稍有實力的地方割據勢力,還有史惠、施堅實、韓公玟、黃碣、阮結、章可周、唐晟、王公備、崔則等人。其中有兩家已經投附本軍有年,還有一家則是暗中扶持起來的義軍淵源。。」

「然而其中尚能得以長久成勢的,無非都是抵近沿海而坐擁魚鹽、通貿之利;而當地物產所出,向北繞不過槽渠遍布,江海相通的揚州地界,而向南則要仰仗嶺外的廣府、交州鼻息。」

「因此在往年間,這些江東豪帥、土將們,也沒少改名換姓做過嶺外海市的好主顧!然而彼輩與兩嶺終究是隔了個閩地五州;反倒是近在咫尺的揚州地界也只有一江之隔。」

「雖然本軍的水師長久巡曳往來江面與海口之間,然而揚州自楚州沿岸亦是不乏良港,更有新舊水道與大江相連。只要稍稍繞行沿海,就可以輕易抵靠到兩浙的常、蘇、杭、越沿岸了。。」

「要想徹底平定這些地方,並且長久引為本軍所用的話,就要顧慮和謀劃到淮南鎮主動越海而擊,或是長期襲擾,乃至扶持和援助地方鄉土勢力一味抗拒下去的變數了。。」

說到這里李子義頓了頓伸手道:

「接下來便由曾任鎮海孔目官,兼具往來淮南鎮的李(師成)參軍,為我等解惑一二了。。」

隨後滿心復雜滋味而須發灰黑容顏清碩的參軍李師成,也被引到了豎立著圖版的木台上來,而看著地下一張張表情各異的面孔,不由有些仿然隔世的錯覺。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很快就有機會,回到這處令人想要遺忘的傷心之地來。然而地下大多數人全神貫注的面孔和專心致志的認真神情,讓他很快回過神來而努力進入自己的新角色當中。

「淮南鎮素來號稱東南八道的第一強兵,地廣民殷山海皆利,猶在鎮海、宣歙各鎮之上;又扼控漕轉樞紐,兼有東南財賦並茶鹽之利。。故養兵甚眾而甲械精良。。」

「自高令公。。高駢入主淮南之後整治上下,又收聚降賊。。眾裁選精壯,得以勝兵七萬之額。其中又以淮鎮行營兵最眾約得其半,分設效雄、雄銳、驍捷、勝銳四軍,以正副八部軍使/兵馬使分領之。。」

「又有衙前、押衙、監院三位內兵馬使,各領四千子弟鎮防揚州的漕河、鹽院、船所之要。而揚州本城中署中原本沿襲牙兵三千,近年又增擴內院子弟為左右莫邪都各五千余軍額,共同號稱衙內親從軍。。」

「此外又有外營將士數部,分駐淮南各地折沖要害之所以為就食,具體數目暫且不祥;只曉得其中兵勢最甚者為左都兵馬使畢師鐸,常駐天長。。又有高郵鎮守鄭漢章,和州刺史秦彥、滁州刺史趙鍠、廬州防御使楊行愍等人。。」

而在說到這些似曾相熟的名字時候,將領之中的一些老義軍出身之人,才會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和喧嘩聲。因為他們每一個名字代表著給往昔的義軍帶來巨大傷害的叛徒所在。

「只是這些人大多與前年為過境的義軍本陣所破,麾下或敗或逃或是散逸。余下來的淮南各州治內,尚有州下兵馬使所領的的團結子弟和團練兵;視戶口多寡而千余至數千人不等。」

「不過自從揚州下令分兵於諸將就食之後,就大多相繼荒廢、裁撤不復了。。唯有一些水路治所尚存一二編列。」

「最後下來,便就是各地鄉土之中應時而起的土團、鎮戍、義營兵了。。數量既多且雜,裝具操練也是簡陋至極,就算是揚州城中也未必能夠知曉其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