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Y罡玉 中柱神洲(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2004 字 2020-12-18

張衍一舉成就化丹三重,修為到了他這一境地,與元嬰境只有一步之遙。

休看這短短一步距離,卻是萬山千水之隔,需得他再下萬般苦心毅力,砥礪磨練,才可得成。

此時他並不收功出關,而是琢磨著是否要再往前行進一步。

玄門羽士凝聚法力真印之後,便算大功告成,而魔宗修士則不然,他們還要有一番運化之功,那便是將真力印記烙入神魂之中。

如此一來,就如泰衡老祖一般,哪怕是r身被毀,不過再換得一具軀殼即可,其畢生所修習之法術,也不必再從頭修行,只需再稍加養煉,便可運用。

張衍雖不認為自己會到舍棄r身的地步,但修道之路艱險坎坷,將來會發生何事,誰也無從知曉,且千年魔劫就在眼前,多做一手准備總是好的。

而今以他之元靈強大,足以承載這道真印,兼且又有參神契功法在身,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什么難事。

因此他特意又用了大約三日功夫,將真印煉化一道,烙入神魂之中,這才算功行圓滿。

他細細默察了一回,只覺t內靈機泊泊,各門功法皆有長進。

尤其是那「太玄五行真法」,著實省卻了他許多年苦修之功。

他所得來的神通道術,除了無關緊要的,只那小諸天挪移遁法未曾得那精氣之助,

不過這卻是他有意而為之。這門小神通乃是溟滄派前輩從五行遁法神通中演化而來。而一門護身隱遁的無上妙法,只是五行氣這一關難過,如今他有五行真法為底,日後修煉起來便無需如此費勁,且十六派斗劍之期越發臨近,時日剩余不多,因此並沒有刻意修煉,放在日後也是不遲。

張衍收了功法,長身而起,出了小壺境。在主殿之上坐定,把鏡靈召過來,問道:「這j年中,眾弟子修行可還勤勉」

鏡靈恭敬回復道:「得了老爺吩咐,諸弟子都是安坐府中,謹嚴修持。」

張衍點了點頭,又問了j句,這時方知劉雁依這j年中功行進展也快。那第三十四x突破在即,也就在這一月上下便能功成。

他想了一想,道:「掌門曾允我,修為到了化丹三重,可借用浮游天宮修行三十載,我如今功行已到。當需先去稟明此事,我去之後,若是雁依出關,你囑她發飛書予我,我回來助她化y凝丹。」

三十年之期臨近。時間緊迫,待鏡靈應聲下去後,張衍便動身往浮游天宮。

他借劍飛遁,神速異常,p刻到得天宮之下,把法符一展。依舊在那先前來過的偏殿前落下,與那道童道上來意,只在門前等候了一會兒,便召他入內。

到了里殿之中,秦掌門打量他一眼,把拂塵一擺,道:「張衍,你先站於一旁。稍候若有事,你不可出言。」

張衍心中奇怪,但他城府甚深,面上未曾表露出來,遵命立在殿下。

秦掌門也不說話,約略過了一刻,就有一名中年道人入大殿之中。

這人一襲月白道袍,頭戴九y冠,眼神內斂,兩鬢微白,身量之高,j乎與張衍相仿佛。

張衍一眼看去時,只覺得此人極是尋常,然而再看一眼時,卻是眼神一凝,此人明明站在那處,卻予人以一種虛幻不定,似真還假的玄奧之感,似乎隨時便可從世上消逝而去,不留點塵。

秦掌門見了此人,不再坐著,而是站了起來,沉聲道:「卓師叔,有禮了。」

卓長老負手而立,淡淡言道:「當不得掌門真人大禮,我此來只為一事,說完便走。」

秦掌門容se一正,道:「師叔請講。」

張衍此時方知,這位道人原來便是渡真殿中那位太上長老,不免又多看了j眼。

卓長老道:「掌門真人,浮游天宮借與門下弟子修行,此事不合規矩,還望掌門不要開此惡例。」

秦掌門神情不變,只道:「我已允諾後輩,既然出口,豈能毀諾之理」

卓長老也不多說,一抖手,發一道金符過來,道:「我也知掌門真人為難,當日師兄飛升之前,曾留下一道法詔,有此物在,可否令你收回成命」

秦掌門接過一看,微嘆一聲,道:「有恩師法詔在,弟子又怎能不從」

卓長老不再說話,稽首一禮後,袍袖一擺,竟是留也不留,回首就走,須臾不見,自始自終,他沒有和張衍說一句話,甚至連看也未朝他這邊看上一眼。

秦掌門重又坐下,他沉y有時,隨後抬首望向張衍,道:「張衍,浮游天宮怕是無法借你修行了。」

張衍卻是微微一笑,朗聲道:「大道萬條,何止一途,不過另覓他法罷了。」

秦掌門撫須一笑,眼中精光閃動,言道:「你也不必急切,我尚有一法,可助你早日修成元嬰。」

張衍精神一振,露出專注之se。

秦掌門抬起拂塵,朝著外間一指,道:「往東華洲西去十八萬里,便是那中柱神洲,此處有一方地界名曰崑嶼,直通極天之上,此地有奇氣,名曰青y罡英,此物稀少,采集奇難,便是元嬰修士得了,也能增長功行,只是以你如今之修為,尚且去不得此處,今日我便借你一件法寶,可助你汲吸此氣。」

天下共分九洲,有句話叫做「東三洲,西三洲,南一北一拱柱洲」,這柱洲,說得便是中柱神洲,此地乃是九洲之祖脈,四海之源頭。

秦掌門手掌一翻,便有一根竹節形狀,如墨玉打磨的魚鼓飛了出來。落入掌心之中,他言道:「此物名為英節魚鼓,可凝罡成玉,雲天當年,也曾得他相助,但此寶真靈脾氣古怪,能否用得,全看你自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