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八章 宣照宮中話前塵(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715 字 2020-12-18

張衍看過兩位先賢所留蝕記述後,雖未尋得成就至道之法,但卻也是尋得了一絲頭緒。

他明白所謂有情無情,那是概而論之,好比天分yy清濁,萬事萬物難脫其理,

而他自身所尋之路,細分起來,當是落在情一道之。

那日觀摩之時,他曾模模糊糊把握得一絲玄機,可惜的是,只是一閃即逝,待心神定下之後,卻再難尋覓。

為此他心有所悟,許在自己認同有情一道時,未來所行之路就已然分出不同。

無情之道,那是以天地不仁,臨於萬物,無喜無悲,無念無想,修持之,不覺來處,不知過往,只需把非己之道逐一斥去,最後自然得攀真道。

而有情之道,則是觀天理變化之妙,察乾坤運轉之機,萬物萬事存於一心,終而由感生悟,窺見一丸本真,自此觸通靈玄,天人合應,始叩大道之門。

他知這一步之遙,便是天地之別,急切之間也難以達成,考慮p刻之後,決定先動身往東萊洲去,至於此事,可在路上再慢慢思量。

去往東來洲有兩條路,一是往日落之地行去,途橫渡無盡汪洋;二是自西向東,循原路折返。

若是往回走,那山門過而不入,卻也說不過去。

而眼下東華洲正是三重劫,玄魔兩道紛爭之時,他既已去位,又功行未成,那尚還不是回去的最好時機。是以一番取舍下來,決定還是往西行走。

西三洲再是過去,就是一p被稱之為「渾洋」的所在,風高l疾、雷狂電烈自不必說,傳言水更有上古時留存至今,t軀長數百上千丈的妖魚凶怪。

無論古時今時,籍冊記載之,皆視之為蠻荒之界。

不過這些凶怪以法力而言,固然強橫無匹,但靈智比尋常化形妖物還有所不及。與張衍所斗過的上古天妖更是無從比較。是以他並不如何放在心上。

況且過了西洲之後,天無了金月蟲,那大可在罡雲之上穿行,待疲累之時再下來休憩。

數日後。雙蛟與張蟬得了喚召。俱是從遠地趕了回來。他只稍加問詢j句。便即傳命動身,隨他令下,一駕蛟車便出得陸洲。投入望之無盡的大洋之。

日升月降,c起c落,眨眼又是一年過去。

這日雙蛟久馳之下,又感疲累,不得已從天降下。

在罡雲之上飛馳,縱可借得罡風,能己疾行,可此風同樣刮骨削r,兩條蛟龍行有一段時日,便需落下,在海吞食血食,吸納精氣,待十數天後,緩過元氣,才可重去天宇。

一年以來,張蟬經次情形許多回,知曉此時該如何做,立刻派遣蟲兵,分往四處,防備海妖物過來相擾。

其實此等凶物平日潛藏深海之下,難得露頭,在望而無盡的大洋之上,撞見的的可能x那更是小之又小。

只是這一回,過去未久,他心忽生感應,卻似是一頭蟲兵發現了什么,面上立刻現出傾聽之se。

隨後他神se一喜,j步至車駕之前,恭敬一揖,道:「老爺,方才小的蟲兵在海上發現一島,外有禁陣守御,好似有修道人在。」

這些時日來,張衍都是在塔閣之參悟玄機,偶有空閑,也是琢磨手天妖所遺之物,尋思該如何將之煉成趁手法寶。

聽得竟有修道人聚集所在,不禁有些意外。

渾洋這里每日每刻都是暴風驟雨,電閃雷鳴無處不在,在修道人眼算得上一塊惡地了,能在此間立足,可是大為不易。這倒是引得他j分好奇,當下命蛟車轉去那處。

兩條蛟龍奔波日久,都是一副無精打采之貌。聞得此地有修道人所在,心下盤算,許能到了那處,還能多調養j日,一起這個念頭,立時振奮起精神,縱l前行。

行出三百多里地,張蟬沖閣回稟道:「老爺,前面就是了。」

張衍自塔閣之內出來,站在台前眺望,見海上不遠處飄有一截巨木,粗略一觀,橫長竟是不下十余里,好似方才砍伐下來一般,枝椏俱全,枝繁茂。

尤為奇特的是,其根根節節之上,綴有一座座亭台樓閣,水榭泉橋,內還有一p桃花林,點點粉妝,藏在n枝暖,青紅相映,使人望而忘憂。

張衍眼力極高,一下看出,此地實則未曾設有什么禁陣,而這巨木本身是一奇物,外有靈光裹繞,霞霧輕籠,海上風l一撞到那層霞霧,就被去了暴n,撫平下來。

他不由贊了一聲,道:「卻是一處世外桃源。」

他來此並未遮掩行藏,此刻立在外間,自也在巨木之外巡游的一對青年男nv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