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風雲一會動雷霆(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783 字 2020-12-18

晏長生聽了張衍之言,先是一怔,隨後大笑不止,對守候在旁的呂鈞y一揮手,道:「你功力不濟,我二人斗法,難免波及與你,先去下處躲避。」

呂鈞y卻是跪了下來,拜了三拜,道:「恩師,弟子這便去了。」

晏長生似是不耐,連連揮袖,道:「速走,速走。」

呂鈞y不再多言,又是鄭重一拜,退了下去。

聽著他腳步逐漸遠去,晏長生默默不語,張衍也是不發一言,c廬之中,一時陷入寂靜之中。

大約過去一刻,嬰春秋聲音在外面響起道:「二位若要斗法,或可另覓一處地界。」

晏長生轉首向外,嘿了一聲,道:「我自不會打壞了你少清這塊寶地。」

張衍微笑道:「此處不好施展,不如就去往重天之外,晏真人意下如何」

晏長生大聲道:「好」

他也是爽快之人,既是定下,當即騰身縱空,化一道清光直沖天雲。

與此同時,他腳下坐石頓裂,化作齏粉,所結c廬亦是應聲倒塌,化作漫天飛絮,不一會兒就消散在天風之中。

張衍看了一眼,又在此站立p刻,對山外嬰、薛兩人點首示意一下,亦是雙袖一抖,騰空上行。

薛長老見了,也是把身一動,意圖隨上,嬰春秋忙出言制止,道:「薛長老,往何處去我等在此就好。」

薛長老醒悟過來,把身形頓住。一拍額頭,道:「嬰真人說得是,是老朽思慮不周了。」

晏、張二人都是溟滄派門下,兩人斗法,少不得會用出許多派內秘傳神通,而他身為少清弟子,若是上去旁觀,未免不妥。

再一個,兩名洞天真人斗法,若有同輩在近側觀望。不管有意無意。也易讓人生出誤會,只有避得遠些,沒有靠上去的道理。

張衍上去天中之後,一連撞破兩重罡雲。見晏長生身形仍是不停。猶往上去。雙眉一挑,也是毫不猶豫跟了上去。

到了五重天之後,晏長生這才停下身來。回望下來,大聲道:「此處足夠開闊,正可做我等斗法之地。」

張衍也是把身形頓下,先是感應一下四周,自修道以來,倒是頭回到得此地,這里罡風旋流已是極大,又有天外毒火,需得時時以法力抵御外氣侵入。

不過對他而言,卻還算不得什么,洞天真人若是不怕本元精氣失損,哪怕遨游虛空也是平常之事。

與此相比,他卻更在意對方手段,面前這人,若是不出意外,恐是自己修道以來所遇最難對付的敵手了。

晏長生所習功法為元辰感神洞靈經,此是溟滄派五功三經之一。

這一門功法實則還分為上下二部,上部講述斗法之術,其中有一門「元辰神梭」,其有一元、二通、三化、四相,由此往下,直至一十二數之變。

此法入門不難,凡是溟滄派師徒一脈,稍有資質,開脈之後,都可習得。

譬如寧沖玄當年,就是駕馭一枚如意神梭,其梭法就是自此經中來。

張衍那時得了此物,卻並未能習得梭法。故而只是當做了法寶來用。

再如晏長生之徒羅滄海,在十六派斗劍之時,曾以四象天梭布陣,極是難破,後來霍軒、鍾穆清、洛清羽及張衍四人合力,方才將其拿去。

便是秦掌門昔年修道之時,也曾以十二枚天梭為斗法之器。

若非張衍有劍修之資,後來又了星辰劍丸,說不得也會選了此道修習。

至於下那半部功法,卻是此中精髓所在,專以講述神氣感應之用。

此法一旦練成,若有人對其存念想,凡宣諸於口,起得惡念敵意,或落筆紙上,其便在萬里之外,也會立時生出感應,故而當年知曉晏長生底細之人,多是不呼其名。

若用在斗法之上,那更是厲害非常,修士能借此感得神機變化,與敵j手時,對方但有殺招將起,或者暗伏未動,心下便生警兆,可先一步有所防備,反而敵有疏漏,或退避動搖之心,卻能即刻察知,如此自然無往而不利。

修行此道之人,若自身也是精於斗法,那上得戰陣,j是無人可以敗得。

只是下半部修行也極為苛刻,需一朝領悟,才能得法,要是心x不合,任你再是修習,也是無用,且未到一定功候,還不自知,這樣一來,卻是令九成九的修士望而卻步。

而修士練成下部之後,上下兩部合用,那是威能倍增。

張衍在出來之前,在渡真殿中坐有半月,一是知曉此來有極大可能與晏長生一較高下,故而養精蓄銳,二來就是查閱典籍道書,思忖如何應對這門功法。

晏長生負手立在天中,道:「張殿主,想你成得洞天未久,還不曾來過此處,我也不占你的便宜,你先出手吧。」